【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5日就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訴訟進行口頭辯論;包括川普提名的幾位保守派大法官,都質疑關稅適法性和川普這項政策是否越權。
訂定關稅屬於國會職權;不過川普今年上任後,援引1977年制定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稱美國與外國貿易逆差已形成緊急狀態,因此總統有權課徵關稅因應,但遭企業提告越權。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和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已先後裁定川普政府違法,現在上訴至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5日舉行近3小時辯論,暗示可能首度出手限制川普政策。最高法院由6位保守派和3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多名保守派大法官質疑川普課徵關稅做法。
首席大法官羅伯茲說,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人徵稅,而這一權力歷來屬於國會核心職權」。
徵稅權力 屬國會核心職權
大法官戈薩奇也認為川普政府擴張權限不妥,質疑國會是否已將憲法賦予的關稅權力全盤交給總統。他問到:「照政府的邏輯,國會是否也能把一切監管對外貿易的責任甚至宣戰權,都交給總統?」他認為這將導致行政部門的權力逐漸且持續增長,而國會權力則逐漸喪失。
川普引用的IEEPA授權美國總統針對國家緊急狀態「管制」進口,但由川普任命的大法官巴瑞特說,過去有沒有任何法律,以「管制進口」這段關鍵文字,就授予總統課徵關稅權力。
關稅本質等於稅收,而聯邦收入屬於國會權限,總統是否有權課關稅因此備受質疑。
代表聯邦政府的司法部訟務次長沙爾5日引用前總統尼克森的案例,為關稅辯護;尼克森曾在1971年援引《與敵國貿易法》宣布緊急狀態,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從價稅。沙爾說,關稅符合IEEPA的管制手段,主要目的是用來管制,增加稅收只是附帶功能。
自由派大法官薩多馬友當場質疑,「你想說關稅不是稅,但它們本質上就是稅,正在從美國公民身上榨取金錢」。
羅伯茲和其他幾位大法官也探討「重大問題原則」。該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制定重大政策時,須有明確的國會授權。不過川普政府的代表回應,這項原則不適用外交事務。
川普:這麼做是為了全世界
《國會山莊報》指出,假如川普在最高法院敗訴,川普政府有可能要繳回已經課徵的關稅給企業。不過,財政部長貝森特已表示,就算最高法院不支持,他們仍有別的法條可以援引,執行關稅政策。貝森特說,他有信心總統具有應變緊急狀況的權力,也有權課徵關稅。
川普則表示,如果最高法院推翻關稅政策,將「對我們國家帶來極大破壞」,「全世界都會陷入蕭條」。川普稱,正因為他威脅提高關稅,才迫使中國大陸撤回原先對稀土出口的限制計畫,「那是針對全世界的威脅。我這麼做,是為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