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一,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昨於世界肺阻塞日前發布涵蓋全台15家醫院、共1240名患者的肺阻塞風險暨照護普查報告。結果顯示,61%患者有心血管共病,而曾發生急性惡化者,其心血管事件風險較未惡化者高4.6倍。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全球GOLD治療指引今年首次納入「心肺風險」概念,提醒肺阻塞不僅傷肺,更威脅心臟健康。
陳育民說,WHO已將肺阻塞列為全球第4大死因,預防惡化與共病管理成為治療重點。此次普查歸納6大高風險因子,包括呼吸困難、症狀分數偏高、頻繁咳嗽咳痰、心血管共病、肺功能低下及中重度惡化史。
其中,曾有惡化者未來再惡化風險更為低風險者的8.1倍,突顯「早期識別」與「介入治療」的必要性。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健保署推動「肺阻塞醫療給付改善方案」(P4P),目前已有211家院所參與、服務約2.8萬人。
胸重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指出,肺阻塞急性惡化常導致住院甚至死亡,且心血管風險在惡化後6至12個月仍偏高。為降低危機,臨床提出「5大抗惡化行動」:戒菸、規律使用吸入劑、接種疫苗、肺復原訓練與營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