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詠琳
雷拿起大聲公說話,風預謀攪局,雨開門見山直接進入主題,成就一場室外多重奏的即興表演。公園的廣場和街道沒有圍觀人群,大家都躲進屋子裡,隔牆聆聽或隔窗欣賞,一連幾天磅礡演出,不僅耳朵長繭,眼睛朦朧,心情也跟著晦澀。
車子由地下室攀爬出來,緩慢駛進台十七線,晴朗拉開眼翳,一片翠綠撞進瞳眸。白雲似鮮奶油慕斯鋪滿天空,乾淨道路和蜿蜒的路燈,恰似一幅未經修飾的水彩畫作,賞心悅目提振幾日來失去的元氣。
平時擁擠的台十七線,難得路況良好,紅綠燈左前方,有位中等身材的婦人,手持工具走到一輛車子旁,表情輕鬆且動作十分熟稔的換著輪胎。這是一間兩層樓的鐵皮屋,一樓是開放式的輪胎保養廠,二樓猜測是住家,是典型台灣人勤儉打拚經濟常見的樣貌。台十七從梓官至彌陀段,沿途分布十多家鐵皮搭建的輪胎保養廠,雖然部分商家已無營業,但他們以速度取勝的服務精神,是生存的重要技能。
婦人精幹的模樣,勾起海馬迴久遠卻鮮明的記憶……
記得年少求學時期,曾在一間家庭式的企業社工讀,負責接聽公司行號或學校訂購的油品項目、數量(以噸為單位)和記錄簡單的流水帳。雖然這段工讀期間不長,但老闆娘堅毅形象和工作態度,烙印心房,也影響日後我對工作的付出與責任感。
企業社的老闆娘平時除了打理家裡,還是車隊一員,與老闆各開一輛油品車,送貨供應各地學校用的鍋爐油。為便於長途開車和上下車卸貨方便,老闆娘留一頭烏黑短髮,長期被太陽關照的皮膚,健康且光亮;黑色長褲搭配紅衣裳,再擦上口紅,幹練有精神的裝扮脫離家庭主婦形象;鮮少抱怨、刻苦耐勞的個性,是位難得的女強人。
我平常做好老闆交辦的工作,也會主動幫忙其他事物,樸實善解人意的個性,深受老闆娘的喜愛。老闆娘有時出車會帶上我,我乖巧坐在副駕駛座,聆聽她訴說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超齡的人生哲理,抵達目的地也會主動幫忙,兩人很有默契。老闆娘有時喜歡默默凝視遠方,尤其是在風景秀麗的地方,有時則心事重重,低頭不語。
回想起來,當時工讀期間正值台灣經濟起飛,在人力與物力有限的情況下,台灣婦女肩挑家庭,又跨足進入勞動巿場,扮演的角色與努力,對經濟的貢獻有不可忽略的價值地位。而此時,我彷彿又聞到,油耗和香水交織的特殊氣味,瀰漫在似懂非懂、振翅欲飛的純白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