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線電視剪線潮持續,連帶影響電視購物營收頻頻探底,市場規模甚至由高峰時期約500億元降到約150億元,業者認為,在各種媒介層出不窮的現在,電視購物已成為「夕陽產業」,如富邦媒旗下的momo、東森等業者,開始將資源逐步轉移,有線電視購物頻道可能只能成為廠商的非主力銷售通路,影響力不再。
台灣的電視購物起源於1992年,到了2000年左右,有線電視發展已經相當成熟,衍生出商機也不少,不少腦筋動得快的業者,藉著民眾愛看電視的習慣推升購物頻道蓬勃成長,購物專家在電視上唱作俱佳,不少民眾覺得看購物頻道比新聞台、電影台或是體育台更有趣,跟著表演的節奏打電話下訂單,根據主要業者財報與NCC報告推估,2010年時的電視購物市場規模約400到500億元。
只是隨著科技發達,網路購物與行動App普及,台灣電視購物市場約自2010年中期起出現明顯下滑,4G網路、智慧手機與行動支付普及,消費行為快速轉向線上,加上有線電視收視戶數持續下降,市場規模逐年縮減。
據了解,現在電視購物的市場規模,由高峰時的約400~500億元,降至目前約150~200億元,萎縮幅度逾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