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公共衛生師法》上路五年,公衛師職涯發展仍舊受限,至今僅衛福部健保署開出兩個職缺,考取公衛師者根本難以進入公職,疾管署長羅一鈞昨表示,將比照健保署開出公衛師職缺,職缺數尚未規畫,但會先以約聘僱方式聘任。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中心主任詹長權批評,政府遲遲不開缺,顯示沒有從新冠疫情中學到教訓。
據考選部統計近五年第二次高考專技人員統計,《公共衛生師法》上路隔年,也正逢新冠疫情期間,二○二一年報考人數多達一千五百二十三人,錄取率僅百分之九點三二,公衛師前途被一路看好,但隨著政府並未開出相對應的職缺,報考人數不斷下降,到了今年報考人數僅三百五十六人,錄取率達百分之三十二。
詹長權表示,SARS之後,政府積極檢討防疫作為,時任疾管局修改組織法,推動防疫醫師制度,培訓醫師成為疫情調查專業人才,助掌握疫情發展,同時調查傳染途徑及來源,也讓台灣面對新冠疫情時能守住邊境。
詹長權說,面對新冠疫情台灣表現亮眼,但社區的防疫能力明顯不足,而公衛師的角色就是要彌補此處的空白,但政府並未在百年大疫之後積極檢討,僅健保署開出公衛師職缺,疾管署若有意開缺,至少開二位數以上的職缺,讓公衛師深入疾管署各分區及各地衛生局。
另外,極端氣候增加食安事件的發生率,國內推行公共衛生師多年,但職缺有限,台北市公衛師公會理事蔡秉兼建議政府,建立「食安簽證制度」,由公衛師等專業人員協助食安監督,降低食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