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狗頭夫
家,不只是有牆有門,更重要的是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爸媽在外努力工作,是職場的戰士;孩子在校認真學習,是未來的築夢者。但不管多忙,家裡的柴米油鹽、打掃清潔,總要有人動手來做。
我們家也一樣。家事每天像走馬燈一樣接連而來,煮飯、洗碗、擦桌、掃地、洗衣、倒垃圾……這些事不會因為天氣陰晴或心情好壞而自動完成,總需要有人來做。多半時候,我是那個默默承接下來的人,老婆偶爾會幫忙,而哥哥總是裝作沒看見,妹妹則挑著做,總選自己喜歡的。這樣的分工,想必很多家庭也不陌生吧?
有一天,我一時興起,問大家:「你們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家事是什麼?」老婆苦笑說:「其實我都不喜歡耶。下班已經累死了,只想放空。」我理解她的疲憊與無奈。妹妹說她喜歡洗碗,但怕打破;最不喜歡的是摺衣服,因為太花時間;哥哥則笑說願意倒垃圾,因為很簡單,但他同樣討厭摺衣服。
原來,全家都不想摺衣服。但晒好的衣服總不能一直掛著吧?最後我們決定:摺衣服大家輪流做,一人一周,誰也逃不了,有時還會變成「誰摺得最整齊」的小比賽,而妹妹總是輸,也讓這件枯燥的事增添了一點小樂趣。
我經常對孩子們說:「這個家是大家的,垃圾是一起製造的,碗是每個人用的,衣服大家都有穿,地板每個人都踩過,所以,家事不是某個人的責任,而是大家共同的事。」
是啊,家不是旅館,更不是客服中心,家是「照顧彼此」的地方,更是愛與責任交織的所在。當你多做一點,家也就整潔一點,家人因此也就能輕鬆一點。這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心意,正是家庭最美的樣子。
其實,家事不只是苦差事,也是一種生活的修行,透過分工合作,我們學會體貼與感恩,也正是在這些日常小事中,我們逐漸建立出屬於這個家的默契與溫度。家事雖苦,但苦中有樂,當一家人一起分擔責任動手做,幸福的滋味也就在這些平凡的時刻悄悄發酵,有勞動、有笑聲,更有你我之間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