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黃逸稜
文/黃逸稜
台灣有許多孔廟,但是全台第一所孔廟則是位於台南市中心的台南孔廟。台南孔廟是由鄭成功之子鄭經的參謀陳永華於一六六五年所建的第一所官學。與其他孔廟不同的是,從開辦至今三百六十年來仍維持每年春、秋兩季舉辦祭典,從不間斷,真是不簡單!
台南孔廟的祭典各在春分與孔子誕辰也就是教師節舉行,由「以成書院」擔任樂局任務,在大成殿舉辦釋奠禮。所謂釋奠禮就是祭祀孔子的禮儀,釋奠禮包含音樂、舞蹈,並以獻牲酒等祭幣、祭品來表示對孔子的尊崇。祭典當天,天未亮時,擔任佾生的小學生就要與正獻官等祭典人員開始一系列的儀式。祭典中有特殊的六佾舞蹈、古樂器演奏的古樂曲及祭器。儀式後會有拔智慧毛的活動,民眾可以拔取供祭的牛身上的毛,以求增長智慧、學業順利。但現今為了保護動物,鼓勵以摸牛頭取代。
現在大家拜訪台南孔廟都是從大成坊進入,坊即是門樓的樣式。大成坊上有「全臺首學」的匾額。而大成殿是建築群中較為華麗的,尤其大成門最吸引人。門板上有一百零八顆門釘,讓人感到其宏偉的氣勢。而在清朝時代,孔廟的大門其實是位於對街的「泮宮石坊」。孔廟的建築群裡還有明倫堂,就是學府所在,學生在這裡學習。文昌閣是一座塔,又稱為「魁星樓」。泮池位於大成門前,是一座半月形的池塘。自古,泮池被認為是學術殿堂純潔的表徵,而池中的水則象徵智慧的泉源。台南孔廟最豐富的文化則是百年御匾,這裡保留有最完整的歷屆清朝皇帝御匾,包括康熙皇帝的「萬世師表」。
台南孔廟周邊還有台南美術館與台灣文學館,皆是台南旅遊的重要景點,非常推薦爸媽帶小朋友前來參訪學習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