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十四日起將對中國大陸船東及建造的船舶徵收港口費,據海運顧問機構Alphaliner估算,此舉預計使全球前十大航運公司在明年面臨三十二億美元(約新台幣九百七十八億元)的額外費用,其中大陸央企中遠海運集團需要支付高達十五點三億美元(約台幣四百六十八億元),衝擊最大。
不過,考量到美中貿易談判仍持續進行,以及本月底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的會晤,徵費措施是否如期實施受到關注。路透引述標普報告指出,作為更廣泛談判的一部分,十月十四日的最後期限可能會延長,甚至取消。不過,這種不確定性已讓航運公司感到不安,為船隊部署戰略增添地緣政治風險。
按美方規定,十月十四日起,大陸實體擁有或營運船舶前往美國,將以每淨噸五十美元收取費用,並逐年增加三十美元;大陸造船舶按每淨噸十八美元或每貨櫃一百二十美元,取兩者中較高者收費,費用也將逐年調漲。這兩項費用每年對每艘船隻徵收的次數不得超過五次。
這意味著,一艘一點五萬TEU(二十呎標準貨櫃)的大陸建造船舶,若全年保持赴美運營,僅此一項費用即可高達千萬美元級別。
此外,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二○二五年度第四次會議中,大陸常駐代表李詠箑點名批判美國成為全球不穩定的主要根源,指美方以單邊關稅脅迫一些成員達成雙邊協定,侵蝕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此表示強烈關切,並呼籲世貿組織成員集體應對當前日益加劇的貿易動盪局勢,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