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近日修訂《國際海運條例》,提出任何國家或地區對大陸海運等方面採歧視性限制措施,大陸將根據情況採取必要反制。陸媒財新網引述航運業人士分析,此舉是為了應對美國對大陸海事「301調查」後即將對陸船採取的徵費措施,屆時大陸將有權向美國船舶收費或禁止其進入大陸港口。
大陸總理李強上月28日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國際海運條例》的決定」,自公布日起施行。此次修改處共5項,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將條例第46條改為第48條,並增訂部分內容。
財新網引述一名資深航運業人士解讀指出,中美2003年簽署的《海運協定》約定,一方對另一方船舶徵收的稅費,應與對第3國徵收的稅額有同等優惠,但美方針對「301調查」結果擬對大陸製船舶和船東徵費,明顯破壞協定且具歧視性。
此外,大陸外交部9月30日宣布自10月1日起,增設青年科技人才簽證(K字簽證)。官媒《環球時報》社評解讀稱,持證人員不需要大陸國內有聘用或邀請單位即可入境。K字簽證是持證者可先入境,後續再尋找工作機會,對跨國科技人才具有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