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台灣社會在生甚麼氣?

文/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 |2025.09.30
275觀看次
字級

文/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

氣,有正負與好壞之分。「我生氣了」,實際是說「我體內正在產生一股負面的氣(情緒)」;「生氣勃勃」則是讚美人家「充滿生命的正能量」。一個字,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狀況。

氣?我們想想「台灣社會正在生甚麼氣」?人的身心健康與否,氣的好壞是其源頭。從現代生物學的視角,氣就是營養創造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與蛋白質等等營養物,在細胞內通過新陳代謝被轉化為能量,進而為肌肉收縮、神經傳導、腦部運作等身心活動提供動力。

台灣的氣現在是好,還是壞?星雲大師力倡「人間佛教」,推動日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氣是健康的源頭,這三好是好氣與正氣,能使人和社會一起活出快樂、健康及幸福。

佛教講造業的來源從身、口、意三業而來;修行也是從三業修起。三業淨化,就是身行善事、口出善言與心存善念。

做好事,就是修身,淨化身業,把侵犯、傷害人的惡行,換成利益大眾的善行;例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為非作歹,而多做利益眾生的善行及懿行。台海兩岸同文、同種、同源和同根,政治人物本有很好的修行福分,可以替中華民族和世界人民帶來和平的歲月,奈何硬不求同存異、不心存仁愛、不腦有智慧,動輒怒氣、火氣、負氣相向。

說好話,就是修口,淨化口業。把瞋恨、嫉妒人的惡口,換成柔軟讚歎的佛口,不說妄語、不可兩舌、不說綺語、不能惡口。與人往來,要說慈悲、真誠、正直的話,累積互動與對話的善緣。反觀兩岸關係的第一對口機構:陸委會和國台辦的發言,非但軟話硬說,更常滿嘴氣話,加上名嘴口水亂噴、酸言酸語,兩岸人民的社會氣氛豈會不受負面的影響?

存好心,就是修心,淨化我們的意念。把愚痴的邪心,換成慈悲智慧的佛心;例如:不疑心、嫉心、貪心、瞋心、惡心,而是懷著慈心、悲心、願心、善心及發心,相互體諒,珍惜善緣。大罷免結果已定,賴清德總統及朝野政治人物此時更應存好心,專心於國泰民安,用心於民生福祉,不能只看見股市和出口的繁榮,卻看不到房市、匯市和內需低迷的風險。

生命密碼所展現的相是因果輪迴,「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也是宇宙人生的實相。佛教昭示人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公門好修行,私宅也好齊家,大家沒有人可以推責。國家和社會都是我們每一個人的。

《進化論》作者達爾文有兩句話非常令人折服,一是,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改變的。二是,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環視今日的台灣政壇、官場和社會,逞強、好鬥和暴躁的人太多了。

健康是身心動態平衡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的健康,不僅是疾病或羸弱的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的強健與平衡。中醫強調人體的陰陽平衡、氣血充沛且流通順暢,以及與外部環境的和諧相處。氣的作用在東西健康學說之中有異曲同工之妙。

健康=優質的營養+高效的能量源化+通暢調和的氣場。

任何一環出問題都會導致不健康。營養等於經濟力,能量等於政府、社會和企業治理,氣則等於是公共政策和公民社會,三者的動態、平衡的協同運作,才能國泰民安。

《易經》說:「天地絪緼,萬物化醇。天地之大德曰生。」台灣社會應該充滿的是生生不息的正氣,而非充滿仇恨、對立與恐懼的負氣;否則,我們這一代活得不快樂、不尊嚴,下一代也很難沒有陰影。

台灣,大家來個心平氣和的新社會運動吧!一起加油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