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災,中央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專家憂指揮層級太低,行政院強調,賴是資深水利老兵,也熟行政流程,進駐花蓮後迅速整合跨部會並與縣府協調工作,由於立法院將開議,將視救災需求和業務需要,讓協調所人力配置進行必要輪值。
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說,現階段都要交給專業、技術性討論,「交給次長,我覺得這層級挺好的」。
內政部長劉世芳說,經樺加沙颱風與後續多日溢流,馬太鞍堰塞湖蓄水量已降為六百一十萬噸,為原來量體的百分之六點七,政府仍持續監測、預警及備便方案,也關注後續颱風、地震是否引發相關效應。
未來是否訂出堰塞湖處理標準作業程序(SOP)?劉世芳說,每個堰塞湖狀況不同,而堰塞湖主政機關是農業部,她是站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立場,感謝李鴻源組織團隊,即時提供應變基礎。
針對前天光復鄉現場誤發警報,未來堰塞湖的警報機制應採細胞簡訊或海嘯鈴?李鴻源舉洩洪為例,過去水利署在流域內有一套警報廣播機制,但政府還沒碰過堰塞湖這狀況,希望政府能夠把整個機制弄清楚。
此外,馬太鞍溪橋被洪水沖斷後,少了最主要的北上、南下橋梁,許多物資、機具開車運送,導致光復市區塞車。花蓮縣警察局鳳林分局表示,光復鄉道路原本就狹小,如今又堆滿淤泥、災戶垃圾與重型機具進出清運,導致多個路口「卡死」,形成進退兩難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