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26日公布「2024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未來10年(2025~2034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1.7%,較去年公布的年均成長率2.8%驟減。經濟部表示,政府正在推動深度節能計畫,每年可減少50億度的用電量,雖然長期預估用電仍會維持正成長,但已大幅下調成長率。
經濟部指出,2025年人工智慧(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仍續強勁,但鋼鐵、水泥、造紙等產業受到美國對等關稅、中國大陸產能大開等因素影響,生產活動趨緩,在此增減相抑下,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呈現正成長6.75%,但電力消費較去年同期呈現負成長1.1%,能源署長李君禮表示,今年全年用電量不排除較去年負成長。
經濟成長與用電量 脫鉤
李君禮指出,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表現良好,但同期用電量卻呈現負成長,首見脫鉤,這是相當特殊情況,但他認為可正向看待此脫鉤現象。
對於未來用電需求,在納入半導體產業擴廠期程調整、重大AI新興產業投資發展等因素,並反映推動深度節能的節電效果後,經濟部預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為1.7%。
夜間備轉容量率 維持6-7%
李君禮表示,1.7%的估值,低於去年的2.8%,但仍高於過去5年平均成長率1.33%,並與韓國的1.8%相近、高於日本的0.6%,此成長主要是受到AI資料中心及半導體產業的用電需求驅動,然由於脫鉤現象目前僅發生在今年,未來是否調整預估模型,需要再觀察。
外界關切供電穩定,台電副總蔡志孟強調,2025年~2029年夜間備轉容量率將會維持在6%-7%。
根據台電電力系統,備轉容量率≥10%為供電充裕,6%-10%為供電吃緊,<6%則為供電警戒。
針對電力供應規畫,在短期方面,蔡志孟表示,在興達9月9日火災後,高雄市政府已於24日同意興達燃氣新1號機運轉,台電現在測試中,沒有問題才會運轉;興達燃氣新2號機因有受損,預估延後到2026年5月才能接受調度,大致延後半年,興達燃氣新3號機現如期在明年底接受調度。
在長期電力供應方面,經濟部表示,這次供需報告務實評估台電公司台中、通霄、大林等電廠新建燃氣機組進度,也納入國光電力、麥寮汽電等最新民營燃氣發電計畫。
預估2025年~2034年燃氣機組淨增加12.2GW,可因應長期用電需求成長,兼顧維持夜間供電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