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燈 佛光普照

文/心保和尚(佛光山宗委會宗長暨佛光山寺住持) |2025.09.13
44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提供

文/心保和尚(佛光山宗委會宗長暨佛光山寺住持)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秉持「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宗旨,創辦佛光山叢林學院,致力於僧伽教育的發展。可以說佛光山開山時期一無所有、滿山荒蕪,但大師一心堅持,有教育,佛教才有人才;有人才,才講弘法利生,讓佛法久住世間,至今六十年,人間佛教的種子遍灑五大洲。

1965年從壽山佛學院開始,到了2024年,整整一甲子,是刻苦卻又充滿生機的,而大師對僧青年也是既嚴謹又慈愛,親自帶著學生上課、出坡;也從各地找來一流師資,經常到了半夜還親自在山門口等候老師們,甚至親自煮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感動了舟車勞頓的師長們,也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僧才。

現在畢業生六千人,分布在世界各國分別就各自的專長為佛教服務貢獻,在各地建設道場、發揚文化藝術,透過教育把人間佛教的理念散播在各個角落;比如在印度的沙彌學園、在巴西的如來之子、在菲律賓的悉達多音樂劇,都呈顯出教育的價值和淨化人心的弘法目標。

佛光山叢林學院不僅注重佛學經典的傳承,更強調現代知識的融會貫通,旨在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全方位人才。教育模式不斷地創新與完善,力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解行並重的訓練中,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與發展。出家修行除了道德養成,大師也重視群育,強調集體創作;重視體育,將六度精神搬上運動場上;重視美育,鼓勵學生在各項水陸法會、平安燈法會中,發揮設計創意;重視學術智識水平,舉辦各項國際佛教論壇。可以說六十年來,大師帶動的不只是修行的涵養,更是佛教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大師的教育也強調國際化,讓學生擁有高度的世界觀,佛光山在海內外有三百間道場,當中施設了十七所佛學院,五所佛光教團系統大學,讓學習的教室面向全世界。2021年大師更慈示佛光山叢林學院加入系統大學的行列中,也希望培養僧伽的搖籃,要禁得起時代的檢驗,同時引進優良師資、深化修行素養、完善課程建置,可以說透過教育來廣度人天、饒益有情,這就是大師的慈悲,所謂菩薩道、菩薩行。

過去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說是講經說法,其實就是在教育。僧俗二眾通過教育共同提升,讓我們從無明中走出來,因此而能翻轉人生,這也是教育。感謝星雲大師的慈悲,期望大眾共同在教育事業與修行上更加努力,讓佛光普照,法輪常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