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疾管署統計顯示,新冠重症患者多為長者與慢性病患,每5人就有1人死亡,死亡風險絕不低於流感。然而台灣65歲以上長者新冠疫苗接種率僅20.4%,遠低於英、美、韓等國。
專家呼籲,10月1日起高風險族群應積極完成「左流右新」接種,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今年夏季新冠疫情高峰僅10周,就造成1280人重症,超越近10年最嚴重的流感季。但「新冠全民認知大調查」發現,高風險族群中仍有4到6成對疫苗抱持猶豫態度,主因是輕忽疾病嚴重性及擔心副作用。
調查顯示,猶豫族群對疫情擔心程度僅4.1分(滿分7分),不到4成民眾認為新冠威脅值得警惕。台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理事長盛望徽強調,新冠病毒並非小感冒,可能引發肺炎、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研究更指出其死亡風險為流感的2.22倍,確診4個月仍有7成患者檢測出器官受損。
針對民眾憂慮mRNA疫苗會改變DNA,台大醫院黃立民教授強調,mRNA疫苗不會進入細胞核,會於數日內代謝,全球已累計超過141億劑接種,安全性獲國際肯定。南韓大型研究也證實,疫苗不會增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