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雲大師
答:禪,不是知識,無法言傳,因此歷代祖師以「直指人心」、「以心傳心」的方式,將禪世代相傳下來。禪門主張「不立文字」,既然不重視典籍,為什麼還有經典傳承,以及禪門歷代祖師的語錄、燈錄傳世呢?
其實,「不立文字」,並不是「不依文字」,而是要禪門的行者不得拘泥於文字、經教。語言、文字的目的,只是為了引導學人明心見性,歷來的祖師大德,總會留下一些禪門思想和智慧語錄流傳後世。
為了方便現代人深入經藏,佛光山出版《佛光大藏經》,一共分阿含、般若、禪、淨土、法華、華嚴、唯識、祕密、聲聞、律、本緣、史傳、圖像、儀誌、藝文、雜藏等十六部;其中《禪藏》收錄數百卷歷朝大德編撰、著述的禪門典籍,共五十冊。我們將這套《禪藏》贈送給全世界著名的大學院校圖書館,將來都是很寶貴的文化寶藏。
大家要學禪,不能光靠文字,還是要有修證的體悟。如果要想從文字中領略一點佛法的味道,也未嘗不可,如在《禪藏》裡收錄的《六祖壇經》、《碧巖錄》、《祖堂集》、《永嘉證道歌》,乃至歷來祖師的語錄如《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近代學者著述如《禪學的黃金時代》、《禪門綱要》等,這些都是了解禪的入門典籍。
(摘錄自《星雲大師全集‧僧事百講》禪淨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