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yder
八十七年前我虛歲五歲,大姊十四歲,在新竹日新汽車公司上班。
由於其他哥哥姊姊們都必須上學,每天送便當到日新公司給大姊的工作便落在我的頭上。對我而言,那是件非常榮耀的工作,感覺自己像個大孩子,可以承擔家庭責任,協助母親。
以現代社會而言,五歲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讓他獨自走出家門執行任務。但那時代,治安良好,從未有孩子遺失的事件。孩子們很早便參與家庭工作。
那天我照舊提著便當走在路上,走到關帝廟前,卻一個不小心,掉進了大水溝。五歲的我使力想爬出來,但水溝太大,腳根本搆不上。我害怕地大聲哭喊,一位中年婦女聽見了,趕緊走近將我拉上來。此時的我,全身沾滿水溝的臭泥濘。這名婦人非常好心,不僅不嫌我髒臭,還帶我去她家洗澡,並幫我換上乾淨衣服。母親知道後,非常感動。趕緊將衣服洗乾淨,送還答謝。
八十七年過去了,我一直忘不了那名婦人的救命之恩。當時一般台灣人的經濟環境貧乏,但民心單純,對於跌落水溝的孩童,是如此的善心。
新竹城是數百年的老城,過去人口並不多。我成年之後,發現走在新竹城裡的都是熟面孔,很少有陌生人出現,因此人人循規蹈矩,個個在意家庭名聲。但國民政府遷台、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後,大批的人口遷移入,經濟改善了,但民風也改變。此事無關政治,而是人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