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照顧失能失智父母,不少中年子女離開職場,陷入經濟窘迫、照顧沉重等雙重壓力,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帶長輩上班」計畫,照顧者受訓後成為照服員,至日照中心工作,照護自家長輩及其他失能個案,達到「長輩去日照中心上學,自己上班賺錢」目標。
全國近九十萬名失能者無法自理生活,衛生福利部統計,近七成主要照顧者並未就業,又以中壯年族群居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部分上班族為了照顧失能失智長輩而離開職場,少了收入,且照顧壓力沉重,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長照悲歌。
陳景寧指出,照顧者成為照服員,不僅重返職場,賺取日照中心月薪,政府另有加碼,只要工作穩定十八個月,即可領取最高十點八萬元缺工獎勵金。該計畫於今年三月上路,共有十七人報名,女性十六人、男性一人。
在十七人中,三人報名後完成培訓,家總安排與雇主媒合。不過,其中一人婉拒成為照服員,一人則因照顧者病情變化而停擺,僅有一人即將完訓,將在日照中心上班。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指出,執行中的「互助喘息」計畫,希望失能者到日照中心與人互動,讓照顧者獲得休息。如照顧者經專業培訓成為照服員,不論在日照中心服務,或成為家庭托顧員,均可照顧更多的失能長輩,值得鼓勵。
而家總調查發現,許多長輩不願到日照中心的原因是課程無趣,建議應設計多元課程,讓長輩去玩,而不是被照顧。
吳希文說,衛福部去年起推動智慧科技導入日照中心,如騎單車運動時搭配實境風景、街道等投影,讓長輩感覺像在戶外騎車,鼓勵日照中心依長輩需求設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