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課】運動教會我的事

文/屈志強 |2025.08.28
190觀看次
字級

文/屈志強

年輕時,我總相信運動就是挑戰極限,要將體內能量完全釋放,逼出潛力、揮灑汗水,那才叫真運動。即使,偶有拉傷,也認為只要靠意志力,就能戰勝一切,而且每次確實都奏效。

這樣的信念與結果,讓我總是追求「更強」、「更快」、「更累」,直到身體開始抗議,我才驚覺,過去的運動方式,其實早已悄悄埋下失衡的伏筆。疲勞不再是一夜能恢復的狀態,而是持續累積的損耗;疼痛也從短暫不適,轉而為需要醫療介入的慢性問題。

退休之後,我轉向健身運動,並找來專業教練做動作評估。那一次,我才真正地理解身體的智慧:長年單一部位的過度使用,導致肌肉失衡;身體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將壓力移轉至其他區域,結果就是一連串的「連鎖性」傷害。原來,努力並不等於正確;用力,也需要方向。

在教練的指導下,我學會逐步建立核心肌群、恢復關節活動度,並搭配飲食與休息。這段過程,不只是體能上的修復,更是觀念上的重建。我從過去那個拚命三郎,變成一個願意傾聽自己、調整節奏的學習者。

現代的健康觀念與過去已經大不相同。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慧的出現更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運動科學的驚奇與奧妙。過去我們靠感覺運動,現在則能透過數據、分析、影像,了解每一個動作是否真正有益。我也逐漸明白,運動不再只是與體能競賽,而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這樣的轉變,也反映在我的人生態度上。我不再執著於「輸贏」、「速度」、「極限」,而是關注「持續」、「適度」、「穩定」。生活就如運動,無法一味衝刺,而需要在張弛之間找到平衡;每一次喘息、每一次放慢腳步,都是為了更長遠的行走。

運動教會我勇敢,也教會我謙卑;讓我學會突破,也學會適可而止。它曾是我釋放壓力的出口,如今則是我學習自我照顧、與身體對話的媒介。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運動扮演的角色不斷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它始終在教我:怎麼前進,也教我怎麼停下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