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賴清德總統上任時承諾,將設100億癌藥基金,採逐年編列達到規模。不過,行政院21日拍板115年度總預算案,明年度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僅挹注50億元,與今年相同規模。病友團體憂心,今年癌症新藥基金申請具「元年效應」,申請時間較長,且目前已給付新藥,明年將占癌症新藥基金35億,金額所剩不多,50億規模恐影響藥品納入給付速度。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昨說,今年上半年癌症新藥支出少,明年50億預算加上今年剩餘預算,有70億-80億預算規模,還有空間收載新藥。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總監馬吟津表示,癌症新藥第1年支出偏低,是元年效應導致,藥品申請、收載流程耗時較長,不代表臨床需求少。病團憂心,在癌藥基金規模有限情況下,恐影響新藥納入給付速度,讓病人有藥用不到,呼籲衛福部加速審查,且落實審查進度透明化。
另外,1名陳姓女子在淘寶網購,以新台幣480元購買20包棉花棒,被認定是不得在網路上販售的醫療器材,於海關銷毀,警方卻在2年後上門逮捕她,引發討論。衛福部食藥署指出,醫用棉花棒民眾可購買自用數量需在200支內,每半年1次為限,若逾此標準,須專案申請,違法輸入且意圖販賣者,恐被移送檢調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