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核三廠延役反思:國際經驗啟示及民意需求

文/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 |2025.08.19
471觀看次
字級

文/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

8月23日即將進行第二波政治大罷免及核三廠延役公投,尤其後者涉及台灣能源政策結構及非核家園目標維持。究竟核能發電是一項綠色乾淨能源?非核家園目標是一項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價值或迷失?恢復核能發電與環境永續發展目標衝突?

從各國由原反核到回歸核能立場的國際經驗啟示,尤其是美歐日韓經驗或可提供台灣社會更全面討論,核能發電及核三延役是否有其存在必要性及合理性。

就美國經驗來說,自總統川普再次主政,降低綠能及再生能源關鍵性作用,反增加石化燃料,不利於全球永續發展。同時準備開啟核能發電,2025年5月簽署重整NRC的行政命令,把核電從約100GW擴到2050年400GW列為政策目標;並要求加速審查、促進Gen III+/IV、SMR、微型反應器等實施。美國以延壽、重啟及新建多線並進,運用貸款擔保等政策工具加速投資。

歐洲各國從反核到回歸核能政策經驗,頗具啟發反思意義。除了德國仍維持關停最後3座後的退核結果,尚未出現政策逆轉。主要回歸核能國家,有瑞典、比利時及波蘭、荷蘭、西班牙等。其中瑞典已把目標從「100%再生能源」改為「100%無化石電力」,允許在新址興建核電,並規畫到2045年前相當於10部反應爐的新增量;比利時原定2025年全面退核,但2023年延壽Doel-4與Tihange-3各10年。

英國則確定Sizewell C投資決策與巨額公帑投入,推進SMR遴選。波蘭選定AP1000技術,取得環評與後續行政進度。另荷蘭將博塞勒列為兩座新廠首選地,時程雖有遞延但方向不變。西班牙國會通過建議案,要求政府逆轉退核時程。

即使鄰近亞洲國家也改變原先排斥核能政策立場,日本2023年正式調整方針,允許反應爐在嚴格條件下延長役期;2025年拉高2040年減排與電力結構規畫中的核能比例。南韓明確翻轉退核,定下2030年核電至少30%占比、新建機組與出口10座核電的目標,2024-2025年期間持續動工與進行產業扶持。

檢視美歐到亞洲各國改變核能立場,從原本反核到回歸核能,比比皆是,顯示建構完全無核或非核家園,雖立意良善但恐不切實際。

就台灣社會民意需求來說,普遍支持核三廠延役。2025年8月8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問題:「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你同不同意?」結果同意66.4%,不同意22.1%。同時,風傳媒調查顯示民眾的「核三重啟公投」態度,同意58.7%、不同意21.6%。

對比台灣民意基金會6月調查顯示,民眾對非核家園態度,認為「非核家園」值得追求45.1%,不值得43.3%,則呈現兩極分化立場。矛盾的是,將近6成支持核三廠延役,既是延役就難以達到非核家園目標。

從近幾年來針對核能、非核家園進行公民投票結果,顯示民眾反對興建核四廠以及要廢除2025年非核家園期限。2018年公民投票通過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2025年非核家園期限,同意票多數有效通過具約束力。經2019年立法院修法刪除非核家園完成期限,能源政策仍維持減核方向;減少對核能的明確時間限制,讓能源結構更有彈性,然長期仍需大量燃氣進口。然儘管如此,政府依然宣布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達成及停止核三廠運作。

對於是否重啟核四廠興建,民意呈現高度穩定性。檢視2018年核四重啟公投,係由藍營、核能支持團體促動,多數未成案或未過無效,持續封存核四並拆除部分設備,增加再生能源占比壓力。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案,國民黨提案不同意票多數,未通過、無強制力,維持核四封存政策,造成電力彈性不足,需透過燃氣與再生能源彌補,惟再生能源比例並未達到政策目標值。

台灣民意在公投方面已連續2次反對興建核四廠,但對非核家園目標達成也認為可以延長,並非是一種神主牌及意識型態迷失,這顯示民意有其務實性。而面對全球各國從反核立場轉向重新擁核,以及國內供電緊張、電費調漲恐衝擊經濟增長及民生需求,此時823公投核三廠是否延役議案,恰可提供國人更深刻反思台灣能源政策結構合理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