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勞動部昨日發布「因應國際情勢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同時公告強化版的「僱用安定措施」,適用對象從原本的三行業,擴大至食品製造、紡織等九大行業,被減班休息的勞工可領薪資差額補貼,最高每月1萬2100元,並回溯自8月1日起辦理,凡8月起遭減班休息的勞工,皆適用。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受預期心理影響,關稅確實已帶給產業一些衝擊。這九大行業就保人數約105萬人,但並非這105萬人都會受衝擊。他也提到,衝擊將有不同階段,初期可能是減班休息,後續才會有失業狀況,勞動部的支持方案會因應動態變化,依序公布。
新增補貼 納紡織與食品業
但對等關稅也將影響農產品、蘭花等產業,卻未納入適用僱用安定措施,引發爭議。洪申翰解釋,農林漁牧業將由農業部負責。
洪申翰說,除3月公告的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外,再新增納入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橡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汽車以及其零件製造業,總共九行業適用。
除擴大適用產業,減班休息前後薪資差額補貼也從原本的5成,提高至7成,勞工每月最高可領1萬2100元,最長補貼6個月。
洪申翰說,過去薪資補貼、參訓津貼只能擇一請領,這次開放併領,但合計不能超過原有薪資;實施效力也回溯自8月1日起辦理。
假設1名勞工投保薪資為4萬5800元,遭減班休息後,薪資剩最低工資2萬8590元,前後差額補貼的7成就是1萬2100元,等於該名勞工減班休息期間,能有4萬690元的收入,若再多參加勞工再充電計畫,可再領每小時190元的訓練津貼。
美國對台加徵20%的對等關稅,繼工總之後,商總昨也出面喊話。
理事長許舒博表示,產業界期盼穩定的匯率,也建議政府比照疫情期間或重大災害的規格,提出協助企業及勞工的因應方案及相關補貼措施,確保業者和勞工生計。
商總籲組國家隊 打團體戰
面對美國關稅衝擊,商總昨提出四點建議,首先,建議應以產業別為區分,以「國家隊」的形式「打團體戰」,由政府部門、產業公協會為引領,除美國市場外,積極尋找多元替代市場,填補美國對等關稅下產生的訂單缺口。
第二,建議政府應擴大舉辦大型的國際產業展覽會議,強化歐洲、東南亞等市場之鏈結,透過政策補貼,吸引潛在買家來台採購台灣優質精品,一方面降低國際客戶與本地業者的溝通與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活絡內需產業、促進觀光周邊產業。
第三,穩定的貨幣政策,對內可維持國內社會經濟與物價波動,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的台灣而言,匯率過度震盪,不利國家發展。
最後,政府雖提供企業補貼措施,繼之影響的是減班、減薪、裁員等樣態,恐擴大為社會安全問題,建議政府提出協助企業與勞工的因應方案及補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