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默子
童年在鄉下長大,無憂無慮地天天到處趴趴走,村裡的一草一木野花野果,都不陌生,從老人到小孩,不論哪戶人家,幾乎都認識,瘋狂的野丫頭跟著一群同伴追趕跑跳,太有趣、太好玩了。
長大後,從電視電影書籍中,發現更令人嚮往的農村生活,到了婚嫁年齡,真的就嫁到農村。全村只有五十幾戶,人口數不到兩百,只有一家雜貨店,每隔三、五天會有小貨車廣播賣各種食物,上市場開車十分鐘,公車上下午各一班,交通就是自家的機踏車、轎車。
清晨五點多,吱吱喳喳的鳥叫聲就是起床鬧鐘,下田的農夫農婦準時出門,真的是日出而做;傍晚回到家,村民都飽食準備就寢休息了,好一個日落而息。雨後的村落,晚上蛙聲蟲鳴伴眠;萬籟俱寂的夜晚,偶有貓叫狗吠,一片閒適祥和。
隨著季節變化,村子裡的農作交替更換,水稻田最迷人。休閒假日沒出遠門,就踩著腳踏車或走路,漫步在田園巷陌,所到之處皆驚豔、欣喜。碰到鄰居會熱情招呼,空手出門走一遭,返程雙手是滿滿的農村情,腳踏車籃子也是滿的,全是婆婆媽媽叔叔伯伯的愛心農作,絕對要收下,而且要誇獎他們種的農作肥美鮮嫩。溫馨的饋贈,禮尚往來的收受,只有鄉下農村才能深刻感受,長期蟄居習以為常,真的要讚歎只緣身在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