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2024年國內銷售金額最高藥物排行出爐,銷售金額前3名均為癌症用藥,與去年相同。肺癌標靶藥「泰格莎」多年來皆位居首位,去年也無例外,年度銷售金額達38億餘元。乳癌標靶藥物「吉舒達」排名第二,可用於多項癌症的血管新生抑制劑「癌思停」,排行第4。
專家分析,由於癌症新藥單價高、患者數多,使其銷售金額居前段班。
衛福部每年揭露的癌症登記報告,過往大腸癌皆是我國的癌王,2021年肺癌首度擠下大腸癌,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別,2022年肺癌新確診人數達1萬7982人。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泰格莎為肺癌標靶藥物,病人必須每天服用,每顆健保藥價為3150元,換算每月得花費近9萬元,一旦開始服用就得持續用藥不可中斷,若不符合健保用藥資格者,自費藥價約比健保金額多出10%,每顆約落在3500元左右。
另外,骨鬆盛行率位居長者常見疾病中的第4位,每7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1人骨鬆,過去位居暢銷藥品排行榜前10名多為癌症用藥;骨質疏鬆生物製劑「保骼麗」,去年擠進銷售排行榜第10名,是前10名唯一的骨鬆藥。
醫師分析,骨鬆會隨年齡增加提升發生率,加上民眾預防意識高,除健保使用也有不少人自費注射,讓銷售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