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國今年健保總額已經達9286億元,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今年還有公務預算挹注181億元,合計已經接近9500億元,加上明年健保成長率額度,即將突破1兆元大關。另外,目前高價基因治療中,CAR-T細胞治療原先用在第三線治療,研擬將擴大到第二線使用。
我國健保採取總額制度,在前一年規畫下一年度的金額,先由衛福部畫定總額成長範圍,後續由國發會核定,經過健保會協商後,再由衛福部長拍板。然而,隨著社會高齡化人口發展對醫療需求提升,以及高科技發展推升醫療項目金額,健保總額是逐年提高。
基因治療產品價格不菲,目前我國食藥署已經核准6項基因治療產品,分別為脊髓肌肉萎縮症(SMA) 注射針劑4900萬元、CAR-T細胞免疫治療819萬元、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缺乏症)1劑破千億元、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A型血友病跟B型血友病用藥。
石崇良指出,前2項已經納入健保給付,另有3項已跟健保申請給付。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用藥是台大胡務亮醫師團隊開發的基因治療,讓原本平均壽命7年的患者,可把壽命延長到20歲以上,與黑矇症治療目前都在專家會議審議;另有一項白血症治療藥品在醫療科技評估HTA階段。
用於白血病的CAR-T在2023年納入健保,但僅為第三線治療。石崇良說,現在給付必須符合做過化學治療,並且必須是骨髓移植失敗或是無法做骨髓移植。但是跟隨世界趨勢,放寬為讓CAR-T跟骨髓移植平行,做完化療後不一定需要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