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妍伶
雲水書車─行動圖書館的義工服務中,每月固定一次到安養中心陪伴長者共讀。安養中心員工說,院民們每天的日子一成不變,我們的到訪是他們最期盼的時刻。
服務前二十分鐘有簡單團康,例如帶動唱、上臂伸展活動,或說故事猜謎,接著四十分鐘則是陪讀時間。
記得那天由推拿老師帶領大家簡易刮痧,從手臂、大腿到頭頂,義工們從旁協助,場面溫馨熱絡。我幫一位瘦弱的老阿姨塗上保溼霜潤滑後,她拿起刮痧板輕輕劃動,我鼓勵並讚美,她笑顏逐開歡喜不已。不過由於雙手無法高舉,我便將潤滑霜塗上她白髮蒼蒼的頭頂,緩慢且輕柔劃動,這樣的感覺彷彿年輕時呵護自己剛出生的幼子一般,小心而謹慎,深怕不留神弄痛了他。
老阿姨似乎更高興了,不斷向我道謝,果然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小小舉動不僅令她充滿愉悅,也帶給我莫大的喜樂與滿足。無意間,我眼神落在她單薄的雙肩,內心思索,可以幫阿姨按摩嗎?這會引起她的不安嗎?我思路百轉,遲疑著。
此時,老阿姨樂呵呵地和旁邊長者聊天,我輕輕徵詢她的意願,她喜出望外連連說好,我小心翼翼揉捏她削瘦的肩膀,瞬間,心中微微觸動。
這八十多歲老婦,身子單薄,觸覺透過手掌回傳而來,好似自己小時候幫奶奶搥背搥肩,只不過那時自己還是孩童,小手無法使出適切的力道,童年印象一幕幕在腦海甦醒,然而毫無所求的心卻是一致的。
接著念頭一轉,如果自己的母親仍然在世,不也恰巧正是老阿姨現在的歲數和身形嗎?母親離開時才五十九歲,與當年三十八歲的我,不曾有過類似的互動,今天的服務,好似一種補償?於是思母憶母的情懷,便在胸臆悄然爆發。
沒人發現我內心的小劇場,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過去來不及做的,今天透過老阿姨瘦弱的肩膀,修補了我未竟孝道的過去。我彷彿接收了母親的溫柔,想像她正在前方,默默看著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