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清代才子納蘭性德,是難得一見文武雙全、出類拔萃的人物,雖僅享年三十一歲,卻在時代裡留下璀璨的身影。王國維盛讚其詞為宋朝以來第一人,而他與元配盧夫人的短暫婚姻,同樣深情得令人動容。
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康熙時代的英武殿大學士納蘭明珠,母親則是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個女兒。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因避諱康熙嫡子而改名。後來皇太子改名胤礽後,納蘭性德即改回原名,然因其師徐乾學所撰墓誌銘提及他改名性德,加上後世對其作品的喜愛及避諱行為的認同,使得「納蘭性德」逐漸成為後世對他的主要稱呼。
納蘭性德因是納蘭明珠的嫡長子,從小學習騎馬、射箭,且領悟力極高,十多歲時就已是八旗子弟中的精英,武藝超凡、百發百中。滿人子弟多精於騎射,但納蘭性德對漢人文化與四書五經更是嫻熟,十四歲就能通詩文,且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也因儒學根底深厚,獲得納蘭明珠的喜愛。
納蘭性德十七歲就進入皇家太學讀書,十八歲中舉,十九歲會試及第,科舉之路一帆風順,身為權貴之子,卻有紮實的學識。雖然後來他因生病沒有參加最終殿試,但三年後,二十二歲的納蘭性德即以二甲第七名的優異成績,大放異彩。
等待殿試的那三年,納蘭性德在大學者徐乾學的指導下,文采斐然,還參與了大型書籍《通志堂經解》的編輯。不過金榜題名後,納蘭性德卻沒有成為翰林之材,反而被康熙任命為三等侍衛,從文官變成了武官。
雖然許多大臣認為,納蘭性德不當文官埋沒了難得的才華,為他覺得可惜。但其實康熙皇帝讓納蘭性德成為御前侍衛,卻是另有深意,因為他的父親納蘭明珠,原本也是侍衛出身。從讀書人的眼光看來,武官地位似乎不如文官,但侍衛卻可日夜陪伴在皇帝身邊。
允文允武的納蘭性德,對康熙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且兩人也算是表兄弟,皇帝身邊有這樣的人保護,還可以互相切磋詩文,這是多少人嚮往的差事啊!
康熙本就愛讀書,納蘭性德鞍前馬後陪在皇帝身邊,很快就升為二等及一等侍衛,獲得許多賞賜,成為康熙眼前的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