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清代才子納蘭性德

文/余遠炫 |2025.07.21
89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清代才子納蘭性德,是難得一見文武雙全、出類拔萃的人物,雖僅享年三十一歲,卻在時代裡留下璀璨的身影。王國維盛讚其詞為宋朝以來第一人,而他與元配盧夫人的短暫婚姻,同樣深情得令人動容。

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康熙時代的英武殿大學士納蘭明珠,母親則是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個女兒。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因避諱康熙嫡子而改名。後來皇太子改名胤礽後,納蘭性德即改回原名,然因其師徐乾學所撰墓誌銘提及他改名性德,加上後世對其作品的喜愛及避諱行為的認同,使得「納蘭性德」逐漸成為後世對他的主要稱呼。

納蘭性德因是納蘭明珠的嫡長子,從小學習騎馬、射箭,且領悟力極高,十多歲時就已是八旗子弟中的精英,武藝超凡、百發百中。滿人子弟多精於騎射,但納蘭性德對漢人文化與四書五經更是嫻熟,十四歲就能通詩文,且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也因儒學根底深厚,獲得納蘭明珠的喜愛。

納蘭性德十七歲就進入皇家太學讀書,十八歲中舉,十九歲會試及第,科舉之路一帆風順,身為權貴之子,卻有紮實的學識。雖然後來他因生病沒有參加最終殿試,但三年後,二十二歲的納蘭性德即以二甲第七名的優異成績,大放異彩。

等待殿試的那三年,納蘭性德在大學者徐乾學的指導下,文采斐然,還參與了大型書籍《通志堂經解》的編輯。不過金榜題名後,納蘭性德卻沒有成為翰林之材,反而被康熙任命為三等侍衛,從文官變成了武官。

雖然許多大臣認為,納蘭性德不當文官埋沒了難得的才華,為他覺得可惜。但其實康熙皇帝讓納蘭性德成為御前侍衛,卻是另有深意,因為他的父親納蘭明珠,原本也是侍衛出身。從讀書人的眼光看來,武官地位似乎不如文官,但侍衛卻可日夜陪伴在皇帝身邊。

允文允武的納蘭性德,對康熙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且兩人也算是表兄弟,皇帝身邊有這樣的人保護,還可以互相切磋詩文,這是多少人嚮往的差事啊!

康熙本就愛讀書,納蘭性德鞍前馬後陪在皇帝身邊,很快就升為二等及一等侍衛,獲得許多賞賜,成為康熙眼前的紅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