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民掀起「淘金熱」,黃金卻也成為詐騙新標的,詐團經常聲稱買黃金可打多少折扣、賺多少手續費。台灣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直言,這些都是騙人的:「因為黃金在台灣非常開放,已接近自由競爭市場。」由於價格透明公開,不可能有手續費及打折扣的空間,民眾不要受這種話術所騙。
楊天立建議,民眾向銀行購買黃金,不但有品牌信用,而且牌價都是公開的,買賣每天公開掛牌,才是可以信賴的。
黃金投資商品琳瑯滿目,但最保險的還是實體黃金投資。楊天立指出,以風險分散角度觀察,黃金配置最好是採取和實體有連結的黃金商品為主,保守投資人可買實體黃金或黃金存摺,倘若沒有時間分析市場,或是很難下決定的投資人,就不如用黃金撲滿或定期定額投資黃金的方式來進行。
楊天立也對網路社群上錯誤的觀念釐清,他直言,在網路社群上,黃金存摺被說成是「紙黃金」,和實體黃金不一樣,這是錯誤的說法,因為黃金存摺是「保管業務」,是銀行為客戶保管黃金,背後的意義就是實體黃金,好處是不用自己保管,不用另找地方,不用擔心失竊、遺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