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首波罷免投票倒數,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近期陸續登場,但罷免團體卻不時發生失言等狀況,頻遭藍營反擊是「大造謠」。有學者認為,愈到投票前,失言或刻意帶風向的反作用力就會更大,甚至可能引起「受害者症候群」。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表示,用驚悚與沒有依據的言論帶風向,反作用力就會更大,不僅對方基本盤可能會因此鞏固,也可能會讓中間選民看不下去,反感愈明顯、愈會去投下不同意票。
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教授廖達琪則認為,這波無差別大罷免本來就是正當性不足,以往要罷免民意代表要舉證有失職,但這次每一位藍委都被無差別列入,當罷免團體要羅織一些理由,就難免會有些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