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議題備受矚目,台灣失智症協會推出「失智症10大警訊」宣導素材,結合日本人氣插畫角色「胡子碰碰OHIGE no PON」,以療癒風格傳遞警訊知識,並透過真實案例分享,呼籲民眾及早覺察與行動,降低失智對家庭與社會的衝擊。
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說明,失智症早期警訊包括:1.記憶力減退影響日常生活;2.難以完成熟悉任務;3.語言表達或理解困難;4.迷失時間或地點;5.判斷力下降;6.視空間能力退化;7.物品錯放且無法回想;8.情緒或個性改變;9.退出工作或社交活動;10.計畫或解決問題能力下降。這些症狀因失智類型而異,民眾若察覺異樣,應及早就醫評估,透過早期介入獲得精準醫療,守護大腦健康。
記者會邀請失智者李鴻鱗先生與照顧者周桂枝女士現身說法。李大哥未滿60歲確診,初期面臨記憶減退、失寫與失語困境,生活大受影響。他分享:「忘了熟悉的事務,甚至無法寫字,真的很挫折。」幸運的是,早期診斷讓他參與協會認知課程與運動,擔任義工後找回成就感,結識同齡朋友,積極面對疾病。
協會理事王培寧醫師表示,認識10大警訊有助於早期發現,結合健康生活可降低約45%失智風險。建議採地中海飲食、每周中高強度運動、保持社交與學習,控制三高、保護視聽力、降低空汙暴露。徐文俊強調,了解警訊不僅守護家人,也促進社區互助,推動失智友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