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本會期延會至7月31日,民眾黨團提案延長至8月31日,協商冷凍期將在本周到期,恐將創下我國史上最長會期紀錄。隨著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將在7月26日投票,倘若綠營取得國會相對多數席次,罷免案投票結果勢必牽動後續議程安排。
立法院法定會期為每年2月至5月底、9月至12月底,國民黨團4月18日提案延會至7月31日止,在野黨憑藉人數優勢在5月20日表決通過,民眾黨團隨後在6月13日加碼提案延長至8月31日,立法院長韓國瑜裁示逕付二讀,協商冷凍期也將在本周到期。
據第11屆立法院席次分配,藍綠兩大黨分別坐擁52、51席,民眾黨團8席、立場偏向藍營的2名無黨籍立委,亦即只要有12席國民黨立委遭到罷免,在野黨席次加總後,就會低於執政黨立委人數,綠營將在8月以間接多數重新取得國會主導權。
民眾黨團總召張啓楷表示,民眾黨團主張延會至8月31日,持續推動多項福國利民的議案,包括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事案、媒體議價法、4100億特別條例等,「只要民眾需要,我們就會盡力推動」。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國民黨團支持延會到8月底,因為7月下旬還要處理大法官人事案,修憲委員會應該會在8月進行,希望8月能夠處理民生法案。
綠營方面則持保留態度,反對沒有正當性的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