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台幣在6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遭遇明顯貶值壓力,昨日收盤貶7.22角,以29.902元作收,探逾2周低價;單日重貶2.41%,為2001年以來最大跌幅,成交量達24.845億美元。市場傳出,出口商、壽險公司將手上美元部位拋售,央行則再度出手買匯干預升值,造成6月30日的成交放量。市場估央行買匯調節約12億美元。
匯銀指稱,央行昨全場緊迫盯人,不但大量承接壽險、出口商拋出的美元,午後3:30更是一舉將新台幣踹貶逾7角。
助業者 緩解財報換損壓力
出口商表示,雖然可嗅到央行協助出口商等緩解財報換損壓力,建議央行應該在一開盤就先進場調節,而不是到收盤前半小時才動作,否則報價看得到吃不到,讓財務人員很揪心。
出口商指出,不少投銀機構透過媒體放話,預期新台幣升破27和28元,造成恐慌,手上有美元部位的業者就一直賣,從31元、30元、29元一路賣下來,本來美元定存還有4%以上,賣了之後換成新台幣定存,利率不到2%,且未來如果新台幣再回貶到33怎麼辦?財務人員今年的壓力真的很大。
新台幣在昨日尾盤突然大幅走貶,彭博引用匯銀的話:「一隻『看不見的手』正向市發出強烈訊號,表明他們對台幣升值的容忍度可能已接近極限。」
Q2狂升3.28元 最大單季升幅
6月新台幣全月漲幅收斂至2.7分或0.09%,而第2季新台幣啟動強勢升值行情,單季則是狂升3.28元或10.97%,創下史上最大單季升幅。
根據央行資料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新台幣升值9.63%,歐元升值12.62%,日圓升值8.39%,韓元升值8.85%,人民幣升值1.86%,美元指數則是下跌10.43%。
業者也指出,美國的「MAGA」希望國外廠商到美國設廠,包括台積電和廣達、緯創等都表明會到美國投資,但新台幣也沒有必要因鼓勵台商赴美投資而大幅升值,這些國際型的科技大廠,滿手美元部位,若還要增加美元,只需要發行ADR或ECB就可以籌措到美元。
反觀國內的中小企業,今年以來匯損壓力沈重,進入7月,如果新台幣還繼續「盪鞦韆」升破投銀的預期價,出口商和壽險業恐怕會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