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垂,佘山層層疊疊的木屋,亮出盞盞吉祥的元宵燈。我憑窗一望,只見各種竹紮紙糊的燈具:水牛燈、鯉魚燈、鳳凰燈、金龍燈、荷花燈……一輪圓月從綠霧似的竹海浮上來了。燈月交輝,合家團圓,元宵酒席上,歡聲陣陣,笑語頻頻。
我們一路欣賞著元宵燈,不覺來到一處山坡,只見一群佘族姑娘,在那裏盤歌。原來這坡上的竹子是她們種的。一個姑娘見了我,笑說:「客老,眼下是元宵夜,我們慶賀元宵。」另一個姑娘哈哈笑說:「晚上,我們除了跳《栽竹舞》外,還舉行『鑽火把』活動,很熱鬧哩。」
一輪皎潔的元宵月,舒舒朗朗地照在山坡上,也照在人們歡樂的心上。這時,十個著盛裝的佘族姑娘,開始邊唱邊跳佘族《栽竹舞》。山坡上觀看的人越來越多,圍了一圈又一圈。只見舞蹈隊形分兩邊,按東西南北方位站著,除表演各種栽竹動作外,舞步和隊形不斷變化,她們用象徵吉祥、幸福的花、蝶、魚、龍來佘山祝福。當邊舞邊唱到「三月竹子枝葉綠」時,觀樂得齊聲合唱起來。歌聲在如水的月光中飛舞著,隨著元宵夜初臨佘山不久的金風,飄得很遠、很遠……這時,掌故頗多的鍾大爺,向我介紹《栽竹舞》歌詞的來歷。
原來,這支歌要從一月唱到三月,從栽竹唱到綠竹成林。佘山神奇的竹子,傳說原是白的,是金童、玉女從遙遠的仙山挖來。兩人在雲頭扛著竹子,一不留神,跌落在佘山的溪裏,被碧藍的溪水一浸,竹子染成綠色的了。兩人從溪裏撈了上來,插在溪畔。不久,這兩根竹子勃發成林了。
我如竹子一樣,正沈浸在美麗的神話裏時,「鑽火把」活動開始了。姑娘們迅速把火把點燃,組成一條火龍。它始而盤旋、騰飛著,繼而佇列變成兩條火龍一字兒排開。她們忽然呼喊起來,同時佘族青年們開始「鑽火把」。他們彎腰從兩條火龍間鑽過,據說這火能燒掉邪氣,佘山會因此而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又一種說法,是燒掉壞念頭,從火中重塑新我。
夜深了,吉祥的元宵月已升上中天,給山坡投下溫柔的、神秘的色彩。聽著古老的傳說,望著人群沈浸在今宵圓滿、幸福的歡欣裏,我真想也變成一根竹子,在這山坡上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