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塑摩艾石像 倡環保覺醒

 |2025.05.28
666觀看次
字級
打火機→巨石陣 藝術家阿諾德從當地海灘篩選塑膠,製作摩艾石像等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圖/取自IG@rob.arnold.art
塑膠瓶→戰鬥機 藝術家阿諾德從當地海灘篩選塑膠,製作摩艾石像等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圖/取自IG@rob.arnold.art
藝術家阿諾德 圖/取自BBC官網
牙刷→海洋生物 藝術家阿諾德從當地海灘篩選塑膠,製作摩艾石像等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圖/取自IG@rob.arnold.art
廢棄塑料→摩艾石像 藝術家阿諾德從當地海灘篩選塑膠,製作摩艾石像等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圖/取自IG@rob.arnold.art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康沃爾郡(Cornwall)的藝術家羅布.阿諾德(Rob Arnold),透過獨特的藝術創作,為塑膠汙染問題敲響警鐘。他使用海灘上五顏六色的塑膠碎片、吸管、樂高積木及其他難以分解的廢棄物,打造出充滿視覺衝擊力的藝術作品,試圖喚醒社會對於人類塑膠消費的反思。

阿諾德不僅是一位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海灘清潔義工,他定期巡查位於拉姆半島(Rame)的特雷甘特海灘(Tregantle Beach)。在一次退潮中,他驚訝地發現沙灘上堆滿各種塑膠垃圾,頓時感到心痛與憤怒。他與團隊花費一整天,清理出35大袋的廢棄物,這些垃圾包含樂高積木、塑膠珠、打火機及微型玩具,幾乎全是難以自然分解的塑膠製品。

根據研究,每秒有超過200公斤塑膠流入海洋,每年超過800萬噸塑膠垃圾殘留海中。大部分沉入海底,僅少部分漂流或被沖上海灘。「這些垃圾就像是我們留給後代的遺產。」

藝術品揭示  生態惡性循環

阿諾德選擇利用收集到的廢棄塑膠,拼接出復活節島上的摩艾石像。這些雕像不僅重現了古老文明的記憶,更提醒著我們必須反思人類對資源的濫用。「這些藝術作品雖然好看,其實全都是垃圾,來自我們日常消費留下的塑膠產品。」

為了擴大環保行動的影響力,阿諾德將自己的作品展出於當地博物館,意圖透過這些藝術品引發民眾對海洋汙染的深思。他強調,塑膠不會自然分解,許多海洋生物經常誤食塑膠,造成數以百萬計的鯨魚、海鳥和海豚因此喪生,形成生態和健康的惡性循環。

阿諾德的展覽在當地社區引起了廣泛的回響,愈來愈多的義工加入了海灘清理的行列。他的團隊還在社交平台上發起了「2分鐘海灘清理」(#2minutebeachclean)活動,呼籲民眾每天花2分鐘的時間撿起海灘垃圾。這一行動迅速擴散,許多用戶紛紛分享自己的淨灘經驗,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人們的環保意識。

以一己之力  號召環保行動

儘管有些人對個人行動的影響力表示懷疑,認為改變微乎其微,但阿諾德堅定地相信:「我知道一己之力有限,但我堅信行動會帶動更多人覺醒。」

隨著塑膠不斷在自然環境中沉積,阿諾德以廢棄物作為創作的媒介,提醒著每一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一個小小的行動都可能成為改變的起點」,他的作品不僅是美的展示,更是一幅警世的環保畫卷。他也希望,不要讓我們的後代,只能從海灘上的垃圾中讀懂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