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前夕,中國大陸商務部昨日公告對原產於台灣及美歐日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認定皆存在傾銷,將自19日起課徵反傾銷稅。其中,台灣寶理稅率3.8%、台塑稅率4%,其他台灣公司稅率則為32.6%。
經濟部表示,大陸去年5月開始對自台進口聚甲醛展開反傾銷調查時,即鼓勵我業者應訴並補助業者聘僱律師,維護權益,另為協助業者分散市場,也依石化業者需求,採取異業結盟模式,透過邀請海外買主來台採購洽談、加強數位行銷等做法,協助爭取海外商機。在政府與業者努力下,今年1至4月出口至大陸的金額已較去年同期下降25.5%、約2013萬美元(約新台幣6億元),出口占比亦減少至61.7%。
大陸商務部2024年5月19日公告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及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當時正值賴總統就職前夕,備受外界矚目。在今年1月16日初步裁定,存在傾銷後,大陸商務部昨正式發布終裁結果認定存在傾銷,時間點又緊臨賴總統就職周年,再引關注。
共聚聚甲醛是熱塑性工程塑膠,廣泛應用於汽車與消費電子產品。經濟部去年5月指出,台灣出口至大陸市場的聚甲醛約4.7萬噸,0.79億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占台灣聚甲醛總出口市場的6成。台灣的聚甲醛則是大陸第4大進口來源,次於歐盟、南韓、美國。
美歐台日反傾銷稅 期限5年
大陸商務部昨發布2025年第25號公告,最終認定,原產於美歐台日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傾銷,「中國大陸共聚聚甲醛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間存在因果關係。」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建議做出決定,將自5月19日起,對上述地區的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期限5年。
其中,台灣方面,台灣寶理稅率3.8%、台塑稅率4%,其他台灣公司稅率則為32.6%,整體稅率低於美、歐、日。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與大陸關稅戰稍緩的美國則面臨最高稅率,泰科納(Ticona)與其他美國公司的稅率高達74.9%。歐盟的塞拉尼斯(Celanese)與其他歐盟公司稅率皆為34.5%;日本的旭化成稅率為24.5%,日本寶理及其他日本公司稅率為35.5%。
聚甲醛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大陸對台零關稅項目之一,但因屬大陸自去年6月15日起對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134項產品中止ECFA關稅減讓之一後,已不再適用優惠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