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井注入海水 讓威尼斯浮起來

 |2025.05.19
59觀看次
字級
威尼斯2019年11月異常的漲潮事件,讓威尼斯的海陸分界變得模糊,涉水行人須格外小心,以免落海。圖/取自CNN網站
鑿井灌海水 抬升陸地 資料來源/取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摩西水閘2020年啟用測試,阻擋高漲的海潮湧向威尼斯。圖/取自CNN網站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水都」威尼斯(Venice)是座「漂浮的城市」,卻也是「逐漸下沉的城市」。過去100年來,威尼斯已下沉約25公分,而威尼斯的海平面在同期內平均上升30公分。

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城市,坐落亞得里亞海(Adriatic)的威尼斯潟湖內,享有「亞得里亞海明珠」美譽。威尼斯由118座島嶼組成,各島嶼被運河區隔並由橋梁相連,「威尼斯及其潟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登錄為世界遺產。

計畫實行50年 可望升30公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威尼斯人持續防洪,但隨氣候危機漸趨險峻,威尼斯每年平均下沉2毫米。有鑑於此,科學家與工程師提出「抬升」威尼斯的想法。

義大利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ua)的水文學和水利工程教授彼戴帝尼(Pietro Teatini)建議,將水抽到威尼斯下方深處的地底,升高威尼斯海床,讓威尼斯「浮起來」。戴帝尼大膽估算,若此計畫實行50年,配合當前政府防洪屏障措施,可望讓威尼斯抬升30公分。

1960至1979年,義大利本島的馬格拉(Marghera)工業區超抽地下水,導致該區域沉降,而威尼斯珍貴的陸地下沉約12.7公分。

威尼斯市政府1980年起設置「摩西計畫」(Experimental Electromechanical Module,簡稱MOSE)防洪系統,並於2020年首度測試該系統對抗漲潮並調節潟湖與亞得里亞海的水位能力,當時估計每年要開啟水閘5次。

隨氣候變遷加劇與海平面上升,過去20年來,潟湖湧浪數度超過110公分,大幅提升威尼斯發生致災洪患風險。

《紐約時報》報導,洪水威脅加劇,代表摩西水閘開關次數增加,早已非原先估計的每年5次,而是自2020年10月啟用以來已開關約100次。

水閘開啟雖能有效保護潟湖不受潮汐影響,卻也關閉威尼斯港口;除航運受影響,水閘也會影響潟湖隨潮汐變化的自然現象,影響生態系。重點是,威尼斯依然以每年2毫米速度下沉,而潮汐水位每年平均上升5毫米。

戴帝尼主張,他的計畫預計能抬升威尼斯30公分,這將為威尼斯多爭取20至30年的準備時間。

烴儲槽作法 借鏡參考抗陸沉

烏克蘭《Pragmatika》雜誌與CNN報導,此想法源於工程師對義大利北部波河河谷(Po Valley)烴儲槽20多年的觀察,此儲存井透過外接管道接收,並儲存夏季輸送的天然氣,讓義大利人在冬季有能源可用。烴(hydrocarbon)又稱碳氫化合物。

工程師發現,儲存井地表位置會有季節浮動。夏季當儲槽裝滿天然氣,地表隆起,冬季用掉儲槽內氣體,地表便歸位。

戴帝尼解釋,「威尼斯自1950至1979年沉陷,是因地下水從本島馬格拉工業區被抽出,而據科學家對波河河谷天然氣儲槽觀察,何不嘗試類似方法?鑽井,但這次不是抽水,而是注入海水。」戴帝尼主張以威尼斯為中心,畫一個直徑10公里圓圈,平均挑出12個地點,探鑽豎井,讓海水流入,且要確保這些井的範圍都在威尼斯潟湖內。

戴帝尼的目標是鑽到含水層,而這層水是鹹水。戴帝尼強調,此做法最重要的是,它將以穩定、一致方式進行,此抬升效應在豎井的圓圈範圍內最顯著,接著向外延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