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金融時報》十六日報導,根據四位知情人士和該報看到的一份歐盟簡報,美國和歐盟近幾天已首度交換談判文件,其中概述雙方要討論的領域,從關稅、數位貿易到投資機會。
該報導稱,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在私下會談時提醒歐盟外交人員,美方對歐盟遲遲不願提出書面提案愈來愈沮喪。葛里爾此舉迫使談判進程加快。
歐盟方面已表態,絕不接受美、英貿易協議中保留百分之十關稅的做法,也不接受取消加值營業稅(VAT)或放寬數位監管等主張,但對減少仰賴中國關鍵原料與藥品持開放態度,也願考慮對疑似獲補貼的中國大陸輸歐商品加徵關稅。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十六日表示,假如美國當初沒有與中國達成協議,中國可能會支離破碎;川普也說,現在想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太多了,他不會與所有國家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美東時間十六日結束中東訪問行程,於晚間返回華府;他日前在阿布達比接受福斯新聞頻道專訪,訪問內容在十六日播出。
美國正與各國談判貿易協議,川普表示,印度是世界上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讓其他國家幾乎無法在印度做生意,但印度先在願意美國降至零關稅;川普說,這很快就會實現,他現在並不著急。
川普表示,所有國家都想與美國達成協議,包括南韓也想與美國達成協議。
川普並表示,他會達成一些協議,但不會與所有國家達成協議,他並指出,目前有一百五十個國家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但是美國無法與所有人見面,未來他會為無法達成協議的國家設定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