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子
前陣子因感冒就醫,順便讓診所醫生查看某個口腔潰瘍的傷口。那是位於上嘴唇的一道細長裂痕,這傷口已存在很久都沒有好,雖然觸碰時仍有疼痛感,可由於不怎麼影響日常說話、進食,遂一直置之不理。
醫生認為一般口腔潰瘍的傷口理應不會拖這麼久,建議我到大醫院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且不排除要開刀縫合,不然傷口長時間未癒合總是有惡化的風險。一聽見要在嘴唇上「動刀」,心中不免嘀咕,有那麼嚴重嗎?儘管內心有點猶豫,仍然找了一天前往大醫院檢查。
當大醫院的口腔外科醫生看完診,亦認為需要開刀縫合傷口,並須做切片確認傷口何以長久未癒?是否為其他疾病的徵兆?接著說,若願意的話,立即可安排手術。當下我愣住了,猶豫了一下,心想「快刀斬亂麻」,加上不願再多跑一次,遂決定當天進行手術。
上了牙科治療台,執刀的是另一位醫生,開口安慰說,只是一個小手術,不必太緊張。我為了減輕心中焦慮,試著聊天來舒緩氣氛,還拜託醫生要打麻藥時請告知一聲,讓我有心理準備。不料醫生甫答應,嘴唇馬上傳來劇烈刺痛感,而且還是兩針。不得不佩服這醫生真是一位「武林高手」,下手如此快、狠、準!接下來的切片及傷口縫合等步驟,因為蓋上口腔孔巾看不清楚,不過事後瀏覽網路上的類似手術影片,那血腥恐怖的程度就不多說了。
幸好最終傷口經縫合已經完好如初,而檢驗結果也顯示該傷口只是偶發性的情況,跟口腔癌等重大疾病無關,此刻壓在心中的大石頭方卸了下來。
這讓我想起之前曾撰文分享母親手上長病毒疣的經驗,還引用明初大儒方孝孺〈指喻〉一文。誇誇其談如能及早治療,母親的病毒疣便不會拖延那麼久才痊癒。
結果當自己面臨同樣處境,竟犯了一模一樣的過錯,我到底有何顏面講大道理去指摘別人的缺點呢?
深深體悟紙上談兵、坐而論道很容易,而躬行實踐實屬不易。假如自己當初及時就醫的話,或許就可避免這皮肉之痛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