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美貿易談判結果超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昨日急升,在岸價盤中最高升至7.2001,較前一交易日大漲460點或0.63%,創下去年11月中旬以來的半年新高。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2日開盤大漲超200點報7.2250元。12日15時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後,人民幣對美元在岸價盤中最高升至7.2001元,較前一交易日7.2461的收盤價大漲460個基點,創下去年11月中旬以來的半年新高。
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12日盤中一度升破7.20元關口,最高升至7.1982元,較前一交易日7.2402元的收盤價大漲超400個基點。
美投行高盛表示,鑑於中美貿易談判的勢頭和人民幣匯價被低估,預計人民幣匯率將在12個月內升至1美元兌7元人民幣,並認為中國大陸出口強勁也將推動人民幣走高,北京當局較可能使用其他政策工具來支持經濟,而非貶值人民幣。
彭博引述高盛報告指出,目前預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3個月內將達到7.2元,6個月內將升至7.1元。
學者看好 人民幣續升潛力
人民幣匯率4月初受關稅風波衝擊有所承壓。4月9日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開始震蕩回升。五一假期間,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明顯走升,帶動在岸人民幣匯率節後首日大幅補漲。此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回落。
陸機構中金公司發表報告稱,本周市場續關注美國貿易談判最新進展及經濟數據,考慮到投機者美元淨空頭倉位已達到2021年以來較高水平,維持美元可能在近期出現一定反彈,另預期人民幣在當前水平偏向穩定。
面對人民幣匯率走勢較佳的預期,《經濟觀察報》報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日前在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上表示,人民幣匯率需要重點關注中美關稅和利率等因素,最重要的還是要關注經濟基本面。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下半年美國經濟壓力大、降息幅度大,人民幣會有一定升值趨勢。」他認為「金融匯率微升值、貿易匯率較大幅度貶值,這樣的人民幣匯率走勢是非常合宜的,因為金融匯率(與美元雙邊名義匯率)穩定有利於穩定跨境資本流動,而貿易一攬子匯率的貶值有利於出口。」
此外,王晉斌分析人民幣匯率在今年會受到關稅與對外貿易順差、中美利率倒掛狀態、結售匯與跨境資本流動、匯率定價機制、外匯儲備、財政政策提前發力提振總需求與7日的金融一攬子政策等七大關鍵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