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護理人力短缺問題持續延燒,各家醫院紛紛以關床作為因應之道,不少醫院亦祭出高薪,希望能夠挽留護理師,然而根據統計,僅約3分之1護理科系畢業生實際投入臨床醫療,不少人即使踏入臨床,在執業數年後仍選擇離開,轉往其他領域發展,主要原因在於工時長、環境惡劣,身心壓力沉重,導致白衣天使救人的初衷消耗殆盡。
為補足護理人力,衛福部於2015年至2018年舉辦「偏鄉護理菁英公費生」計畫,招收200名護理公費生,成效遠不如預期。統計至2025年,共184名護理公費生至偏鄉地區醫院服務,培育率達92%,看似不錯,但最後僅69人撐滿4年服務期,大部分公費護理師選擇賠錢,不想待下去。
高薪誘因有限 離職率仍高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副司長陳青梅指出,護理相關學系畢業生出路相當廣,即使醫院給予高薪,但願意留在醫療崗位的比率仍不如預期。
台北榮總一項調查發現,護理師離職原因前3名為另有他就、退休及壓力太大,突顯護理師離職原因,除薪資外仍有其他因素。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馬淑清分析,薪資只是護理師留任考量因素之一,另考慮工作負荷、正向的職場環境,以及民眾對護理專業的尊重與支持,這幾點可說是息息相關。
在現實醫療現場,護理人力不足的情況已造成實質影響。
成大醫院因護理人力不足,4月關了40多張病床,目前關床數達70多床。成大醫院企業工會表示,院方為此於5月1日起幫全部護理師加薪,另針對新進護理師提出「新星計畫」,資深護理師則祭出「久任安心福利計畫」,希望適時止血,不再關床。
成大醫推獎勵措施 拚止血
成大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蔡婷婷表示,近期不少護理人員抱怨,原以為關床後,可暫時鬆一口氣,沒想到必須跨單位調度支援,例如,在手術恢復室服務的護理師因手術量減少,而轉至加護病房支援。
為搶救護理人力,成大醫院陸續提出多項獎勵措施,蔡婷婷指出,今年公務人員加薪3%,為爭取護理人員加薪,工會日前向院方提出護理人員加薪10%等訴求。院方釋出善意,自5月1日起,護理師除比照公職人員加薪3%外,再加4%,累積至7%,平均每一名護理師加薪數千元。
不過,儘管護理工作困難重重,現場仍有不少護理師選擇堅守崗位,在臨床第一線找到自身價值。在台北榮總服務已15年的骨科病房副護理長夏惠珍,她回憶,當年公立醫院護理師十分熱門,她進入北榮時競爭激烈,可說是一路過關斬將,才順利錄取,也格外珍惜每一段臨床經驗。
夏惠珍說,剛開始只是想幫助人,但在臨床實習時,照顧病人,看到病人的病情進步,會覺得這份工作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