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很多人都以為生產比較危險,其實產後更危險」,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台灣有世界最多的十四次產檢檢查,衛福部本月起補助二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希望補足產後的部分,包括哺餵母乳過程中的壓力、產後憂鬱的覺察等,藉由完善的產後照護,讓新手媽媽願意再生下一胎,有助解決少子化。
國健署昨天舉行「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五月一日上路,用心呵護孕產健康 」記者會,黃建霈說,近年常見高齡、高風險妊娠產婦,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統計,與懷孕相關的死亡案例中,過半發生在產後十天內,且其中百分之七十可預防,很多人都以為生產較危險,但產後風險更高,希望帶入產後照護觀念,保護好願意生小孩的媽媽。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林宇旋說,除了現有十四次產前檢查,再加碼提供二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分別在產後一個月內(建議於產後一至二周),及產後三個月內(建議於產後六至八周),包括生理量測、疾病與身體機能評估和產後生活型態及生育諮詢。
台灣有十四次的產前檢查,黃建霈說,這是全世界最多,希望產後檢查也納入,過去較常見檢查傷口,但這樣不夠,應該主動給予關心,包括餵母乳遇到的問題、睡眠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