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孜寧
女兒從小就與我無話不談,不論是開心的事、煩惱的事,或難以開口的人際問題,都會找我聊聊談談。但在過去工作繁忙時,回到家只想放空休息,實在難以回應女兒想找人分享心事的需求,幾次下來,女兒沮喪地說:「如果我們有養狗就好了,你忙的時候,我還可以跟牠講話。」只是礙於工作忙碌,家裡無力好好陪伴及照料犬隻,本來我倆想著養狗的願望可能要再過幾年才能實現,沒想到很快地,女兒的願望成真了──我家近期來了一隻短期寄宿犬。
朋友知道我養狗經驗豐富,也曾認真地去上課學習陪伴犬訓練,因此只要時間配合,我很樂意讓大家的寵物犬來我家借住幾天。這次來我家的狗狗一待就是一個月,由於主人家育犬也相當有紀律,我們可不敢隨意改變犬隻原有的生活習慣,一步步照著主人家的要求,帶出門散步、上廁所,同時在家會在固定地方休息,飲食也只吃主人家提供的飼料,不隨意餵食,以免誤踩腸胃過敏的禁區。
我對於狗狗寄宿,可是非常戰戰兢兢,不敢任意隨著自己的意思帶狗。但對孩子而言,狗狗就是一個用肢體語言陪伴說話的朋友。女兒什麼都想和牠分享,每天出門前及回家後的抱抱都不能少,卻忽略了養育的責任。有幾次連日大雨,我仍需要定時帶狗狗外出上廁所及散步,女兒相陪散步兩次,就覺得好辛苦,跟我商量著:「能不能你帶上廁所,我只要餵牠吃飯就好。」
我常聽到很多媽媽朋友說,小孩吵著要養狗養貓,於是起心動念想在家養隻小動物,希冀能因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總是對這說法笑而不談。自律的孩子,能自己完成課業及生活起居,甚至再細緻一點,能天天記帳,為自己每日花費負責的孩子,不論幾歲都不用擔心他責任感不足;反倒是無法建立自己生活常規的孩子,不論飼養何種動植物,都無法一蹴即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反而加劇家長的生活負擔。
若想評估自家孩子是否真能勝任飼養寵物的重責大任,不妨先跟孩子約法三章,先把自己的生活起居照顧好,再為另一個生命負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