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坤
以前,我有一雙木屐,是在一場廟會裡遇見的。
廟會總共有三天。我在第一天,就已看見木屐;第二天,我慢慢經過木屐;終於在第三天,回到木屐的攤位,買下了它。
有時,我會穿上木屐,好像在練習走路那樣,到處移動。喀喀、喀喀、喀喀喀…… 走在每天習慣的路上,腳下發出陌生的響音;瞬間錯覺自己身處熟悉的異地。
與日常不同的行走狀態,逐漸改變了我對周遭的認知;也感受到木屐底下,地面傳來的回聲,是自己生命的重量。
木屐沿途歌唱,一聲一響,提醒著存在的踏實。我愈來愈習慣穿上木屐走路;木屐,或許也愈來愈習慣了我。
後來,經過幾次搬家;沒有特別留意,木屐,就在來回搬家的過程中,安靜地消失了。
總是一直覺得,似乎有什麼東西不見。某天,忽然想起木屐,才發覺好久沒看到了。打開每個可能存放木屐的地方;每次打開,都讓我更加明白,木屐不在的事實。
木屐,會走去哪裡呢?
有沒有可能,在某次搬家時,特地把木屐帶回家裡了?
內心反覆搜尋,沒見到有這個印象;還是打個電話回家吧。試著向母親詢問木屐的事。母親自然而輕鬆地說:前幾天,才剛把木屐拿出來晒太陽呢。
母親的聲音,讓我有受到一切照顧的安心。
在我還處於不明確的思念之前,木屐已經代替我,完成了回家的願望。
我想像著,陽光灑落在木屐上留下的輕盈寧靜;彷彿也嗅聞到木屐與陽光的溫暖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