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教育部研擬「私立學校投保履約保證保險實施辦法」,推動由學校替學生投保,如果學校不幸倒閉,由保險公司理賠學費,讓學生安心轉校。
實施投保的好處是,若私校倒閉可降低學生受教權的影響,及學費「血本無歸」,但以防弊來說卻流於被動,首先,目前不少私校財務不透明,有了保險恐會更有恃無恐,而教育部也可能把督導責任轉到產險業者身上。
更重要的是,私校辦學出問題的最大原因是招生不足,教育部卻昧於人口結構變化,及高等教育學力M型化的現實,忽略就讀大學在於方便就業,僅以消極招生保險方式保障學生權益,作為增加私校招生「誘因」,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教育部該做的是,規畫高等教育的學術研究的人力資源與發展,與就業如何分流,期能提升研發創新的國力,並滿足民眾對教育投資的期待,畢竟,學費能發揮的效益,遠比消極買保險要有意義。
鄭森(高雄市/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