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截圖】植物般的存在

文/薛好薰 |2025.04.22
1015觀看次
字級
圖/老農

文/薛好薰

漸漸覺得,像植物般的存在或許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植物一直靜默著。除了那些婚喪喜慶的花圈花籃,提醒此地正有悲喜事正在發生的略去不計,即使它遍布在生活周遭,不管是社區庭園、路上的行道樹和花圃、巷道中用來占車位的花盆……,儘管每日行經,我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只有當它突然消失時,才隱隱覺得日常拼圖缺了一片什麼,總要愣好一會,才醒悟為什麼會有空蕩蕩的感覺。原來是花盆被移走,等待一輛車的進駐,原來是路上一排茂密的樹,因為修剪而被暴力地砍頭、截斷手,天空一下子變得光亮,但也寂寥許多。

植物常以不在的方式告訴我它的存在。

在那些被無視的日子中,開花植物沒有懈怠自己的本分,靜默地準備著,等待最佳時機亮麗登場,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燦爛滿枝。當它為繁衍拚搏時,生命的光彩熠耀著,以無聲的喧譁吸引蜂蝶之外,又招徠眾多眼光及腳步,應是最有存在感的時候,愈發抖擻。雖說如此,但或許這是我一廂情願的看法。讓植物生機盎然的條件有:陽光、空氣、水、養分等,其中並沒有「存在感」這個東西。

而不開花的植物,除了變葉木像似仿擬斑斕的花色,其餘草木則一逕塗滿各種深淺的油綠,綠到後來,成為一種單調的背景色,再也查覺不出來它也是會呼吸的生命。植株內部看不見的細胞默默運作,製造及運輸營養,抽長及茂盛是靜默地,萎黃、凋敝也悄無聲息。在沒有人知曉的時刻,生命的開始和結束,一切都悄然進行著,波瀾不驚。

儘管人們需要植物、利用植物,卻常常忽略它的存在。這樣不平等關係,植物沉默以對,看似逆來順受,但人類眼光對它而言並不起任何作用,不如一隻蜂蝶蟻等蟲媒來得重要,甚至不如一陣風。我常想,如果人也可以這麼自在就好了。是否被看見並不會增加或貶抑自己的價值,得意或失意不在他者的掌控中。這麼說來,「植物般的存在」並非貶抑詞,竟是一種難得的修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