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慈容法師口述 記錄/妙願法師 文稿/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5.04.20 語音朗讀 4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師父親自主持普門寺破土典禮。圖/資料照片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師父親自主持普門寺破土典禮。圖/資料照片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師父親自主持普門寺破土典禮。圖/資料照片 慈容法師口述 記錄/妙願法師 文稿/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過去台灣的佛教很消極,幾乎沒有講經說法活動,頂多是初一、十五與佛菩薩聖誕法會,平常都是自修不開門。這些寺院也有法師大德住持,可是他們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法會而已,偶爾講經說法、慈善救濟,就沒有什麼特別活動。另外一些小寺院,都屬於閉門修行為主,他們說:「我們是自修,只要初一、十五開個門,讓信眾來拜佛就好!」好多寺院都是這種清修的道場,缺少對社會的關心,幾乎跟大眾脫節。我們不一樣,為了接引大眾,活動一個接一個,除有傳統的講經開示,還有多元活潑的社教課程、義工講習等等。加上佛光山的法師都年輕又有笑容,肯親切招呼信徒,很快地,其他寺院的信徒就被我們吸引過來了。這些信眾從普門寺回去後,就跟他們的師父講:「佛光山台北別院辦很多活動,我們的寺廟再不開門,信徒會跑光的!大家都跑到佛光山去了!」漸漸地,許多台北的寺院開始改變了。可以說,師父推動的人間佛教,對當時保守的台灣佛教產生很大的漣漪。台北別院 改變一生的首站一九七四年,為了在台北有一個弘法的據點,師父先在公館附近的羅斯福路,設立佛光山在台北的第一個聯絡處「普門精舍」。後來,拜佛的信徒實在太多了,精舍已經容納不下,師父就請莊法師找了松江路上的鼎基大廈,對面就是香火鼎盛的行天宮,也是台北很繁華的地段之一。我們就搬遷到這裡,稱為「佛光山台北別院」(又稱松江別院)。一九七八年三月三十一日舉行落成典禮,師父親自蒞臨主持,宣布莊法師擔任住持,我出任副住持。三天的典禮就來了數千人,對台北的佛教界造成不小的轟動。三個月後,莊法師就被師父調派到美國籌建西來寺, 由我升任住持。台北的地價一直是寸土寸金,我們好不容易在這裡有一個弘法據點,當然要充分發揮它的價值。當時,師父給了我很多的指導,他說:「要捨得給人用、給人吃,用佛法與素食來度眾。」又說,台北知識分子多,他們喜歡聽經聞法,要多安排學習課程。所以,每周除了傳統的共修會外,我從周一到周六都排滿各種社教課程,周日再安排教授、學者來做佛學講座。這樣一來,寺院就熱鬧了。我擔任住持沒多久,別院的空間就已經不夠使用了,後來又在民權東路三段看到一處正要啟建的大樓,但是價格非常高,不是我們當時的能力可以買得起的。最後,只好跟別人合建幾個樓層,就是現在的普門寺所在大樓。 前一篇文章 【朗朗晴空】菩薩摩訶薩 下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朗朗晴空】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