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影響土壤養分 導致人類面臨健康重大挑戰 蔬果營養含量 遠低於70年前 編譯/韋士塔 |2025.04.19 語音朗讀 9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現代農業提高了作物產量,但卻破壞了土壤健康。圖/法新社有機方式種植的菠菜,還有較多營養素。圖/美聯社土壤愈肥沃,生產的水果和蔬菜愈營養。圖/美聯社研究發現,許多蔬果所含的營養成分持續下滑。圖/法新社再生農法可改善土壤健康和肥力。圖/取自nationalgeographic網站 編譯/韋士塔 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當今市面上販售的蔬菜、水果及穀物,其維生素和營養成分的含量遠低於70年前的水準,可能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生鮮雜貨店的農產品區,色彩繽紛的蔬果仍然充滿吸引力,但許多人並未意識到,這些作物的營養價值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不斷減少。科學研究證實,表明當前生產的水果、蔬菜和穀物,蛋白質、鈣、鐵、維生素C等營養素的含量,遠低於數十年前的水平。在發表於《食品》(Foods)期刊的報告中,研究人員甚至以「令人擔憂」描述這個趨勢,聲稱這可能成為人類健康的重大挑戰。研究人員指出,在植物性飲食已成為重要趨勢之際,營養素含量下滑的現象更值得關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蒙哥馬利(David R. Montgomery)指出,營養成分下降,可能導致身體缺乏抵抗慢性疾病所需的基本元素。該校另一位教授埃比(Christy Ebi)則表示,前幾個世代的人食用的食物,可能比當今我們所享用的要健康得多。專家指出,導致蔬果和穀物營養成分下滑的根源,在於現代農業的種種過程。為了提高作物的產量,農業耕作逐漸轉向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這些方法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提高產量,但卻會影響土壤的健康和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指出,當植物的生長速度加快時,它們無法有效吸收土壤中的養分,進而影響了內部的營養合成。另外一個導致作物營養成分下降的因素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專家指出,所有植物都依賴光合作用生長,在這個過程中,植物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生長所需的碳基化合物。然而,當像小麥、大米和馬鈴薯等主要作物在較高的二氧化碳環境中成長時,這些作物會生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且吸收較少水分,這意味著植物從土壤中吸取的微量營養素也隨之減少,尤其是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B群。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依據美國農業部1950年至1999年的數據,分析43種園藝作物的營養成分。結果顯示,這段期間許多作物的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C等關鍵成分的含量均有所下降。這些營養成分對於保持骨骼健康、支持正常的神經功能以及增強免疫系統至關重要。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也發覺這個趨勢。發表於《食品》期刊的報告指出,1980年至2010年間,澳洲種植的大多數蔬菜的鐵含量雖然保持相對穩定,但某些特定品種的鐵含量卻顯著下降,下降幅度達到30%至50%。另外,甜玉米、紅皮馬鈴薯、花椰菜、青豆和青豌豆的鐵含量均明顯減少。蒙哥馬利教授說:「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飲食健康的重要性,但如果能夠明白食物的栽培方式同樣重要,將有助提升對農業耕作方式的關注。在人口持續成長、糧食短缺的背景下,我們不能繼續失去耕地,並且要設法恢復已退化的土地肥力,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更有利未來世代的福祉。」 前一篇文章 巢穴採用天然材料 永續環保 保育築巢人 幫麻雀在城市起厝 下一篇文章 採集約化系統栽培 可降低溫室效應 新品種水稻 甲烷排放減少70%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05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6【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7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08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9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2025.09.1110牽動數代玩家青春 瑪利歐迎40歲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 作者其他文章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