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制,並要求醫學中心門診占率不得高於55%。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在院內信中將其視為最大挑戰,他昨天表示,健保在台實施多年,要民眾因政策或口號改變就醫習慣「很困難」,友院陸續傳出護理師不足而關病房,此時再實施個別醫院總額,他很擔心會產生「醫療人球」。
過去健保台北分區實施攤扣制度,吳明賢說,以去年為例,台大醫院光是「攤扣折讓」就被健保刪除18億元,意即院方已支出18億元醫療成本,健保卻為保障帳面點值而扣除,藉由攤扣折讓,保障台北區內醫院醫療點值不會太過低落,「某友院院長說,這根本就是點值打假球。」何況國內醫療環境,長期存在「南病北送」的情況,導致台北區點值永遠是全台最低,面對新制,首當其衝。
吳明賢說,到急診室看就知道,台大醫院許多病人都是出院再追蹤病人,或他院不願收治,被轉送台大病人,初診病人並未突然暴增,沒「看太多輕症」,年度門診營收占率仍有時超過55%,有時正好達標,且不容諱言,門診成本比住院低,醫院「以門診盈餘補住院不足」是現況,政府硬性要求醫學中心減少門診,就應研擬配套措施,給予負責急重難罕疾病的醫學中心相應補償。
「國外實施總額制度國家,均出現醫療人球,總額是計畫經濟,財務壓力落在醫院,醫院各有做法,但須回歸以病人為中心。」吳明賢表示,醫院為避免超出醫療額度上限,國際常見在月底、年底出現醫療人球情況,國內則因護理人員出走,許多醫院減少病床數,恐增醫療人球機率。
台大主任級醫師指出,因應新制,該院診看超過80人,就領不到診察費。吳明賢說,此為台大醫院門診績效制,去年2月起實施,醫師每診超過60號起,績效與診察費逐漸遞減,目的是希望醫護人員別過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