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徵收對等關稅政策,外界批評這將把美國和全世界推入衰退深淵,同時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崩盤。但川普不為所動,認為只有透過重整全球貿易秩序才能讓美國重返製造業黃金時代。
川普把關稅視為籌碼,迫使每個國家都要回應,他就可以利用優勢的談判地位,採取各個擊破策略,讓各國沒有機會結成孤立美國的統一戰線,因為他深信每個國家為了自身利益,都會和美國做交易。
中國大陸是唯一強硬反擊的國家,在宣布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百分之三十四的報復性關稅後,隨即引來川普加徵百分之五十關稅,大陸跟著又宣布自十日起對美國所有商品再加徵百分之五十關稅,累計加徵的關稅上升至百分之八十四。川普於是再宣布,把美國對中國大陸徵收的關稅提高至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總體來看,川普不但對大陸產品課徵超高關稅,也對「中國+1」布局下的東南亞國家下重手,還提高中國電商業希音(Shein)與Temu常用、以「小額豁免」管道輸入的商品關稅稅率兩倍,全面圍堵中國產品意態明顯。
面對川普的強橫做法,大陸除了實施報復性關稅,也在考慮率先對東南亞、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行零關稅談判,藉以形成一個「全球去美國化零關稅大聯盟」。但此事說易行難,極不可能出現。
大陸另一做法是,將出口目的地從美國轉移至其他市場。但以歐盟為例,大陸對歐盟出口總額已達五千八百億美元,高於對美出口的四千三百八十九億美元。近期歐洲多國都在加強對華防禦措施,南亞的印度、東南亞的印尼和南美巴西等擁有龐大市場的國家,同樣對中國商品開始設限。
在國際合作空間日益狹窄之下,北京當局別無選擇,只能進一步依賴龐大的內需市場,以維持經濟增長與穩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高層領導人已召開會議,討論國內消費和支持資本市場的措施,將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實施,以刺激國內需求並減輕關稅打擊。
其實關稅戰不可能有真正的贏家,川普想藉關稅手段讓製造業回流,卻很快就會付出國內物價高漲的代價,而且是否有大量企業做相應投資仍成疑。加上美國享有全球最大的服務貿易順差,隨時會引來各國的反制,最後很可能得不償失。
英國《衛報》分析指出,川普貿易戰進入全新未知領域,北京至今表現強硬立場,若現在知難而退,政治代價太高,會衝擊到中共政權,因此這次中國不太可能會先退讓。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這次針對美國升高關稅的回應,除了強調「奉陪到底」,同時表明「談判大門沒有關上」。川普也說,他願意與習近平會面,還稱喜歡習近平,「他是我的朋友。我尊重他」。
美中交鋒誰是贏家,答案或許不會很快出現,但就像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的,「一通來自兩大國領導人之間的電話,才是真正的答案」,因為重大的疑難問題只有他們兩位能夠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