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永續廁所 成乾旱國 文化遺產 荒野高峰救星

文/李盈、李小敏  |2025.04.12
904觀看次
字級
21世紀初,ECOLOO共同創辦人Zuraina Zaharin攀登喜馬拉雅山時種下利他心願。圖/ECOLOO官網
圖為生態廁所內部構造。如今也正針對不同的如廁習慣,研發蹲式生態廁所。圖/ECOLOO官網
約旦的世界文化遺產佩特拉古城遺址,很早就設置多間ECOLOO廁所,大大方便遊客如廁。圖/ECOLOO官網
廁所是民生必需設施,但這背後需要一連串的基礎建設,才能供應健全、乾淨的衛生環境。圖/New Africa
ECOLOO共同創辦人Zuraina Zaharin(左)和Imad Agi(右)。圖/ECOLOO官網
傳統廁所容易汙染,還需要大量的水清潔,相當不利於缺水地區民眾如廁。圖/Clive Chilvers

文/李盈、李小敏

俗話說:「人有三急。」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所制定的2023年聯合監測計畫報告,全球2022年仍有7億左右的人沒有廁所可用,只能露天隨地便溺;更有超過36億的人口,沒有安全的環境衛生設施──缺乏能隔絕排泄物的廁所。

這個驚人的數字,對都市人而言,或許過於魔幻且難以想像,但當人們登上8000公尺高山,或踏入原始山林、深入荒涼的歷史古蹟,在欣賞優美怡人的景色古蹟後,卻遍尋不著乾淨又能保有隱私的廁所時,面對簡陋、骯髒的超原始廁所(僅在土地上挖個淺坑代替),甚至得露天解決內急時,習慣現代衛生設施的人,內心必然苦不堪言,不知該如何是好。

登聖山啟發利他夢想

馬來西亞的Zuraina Zaharin是一名狂熱的登山家,在一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過程中,她深深被沿途坑式的公共廁所震撼──穢物堆積,充滿惡臭……當地居民為了快速處理穢物,直接將排泄物倒在露天廣場中,間接造成自然水域的汙染。

根據英國《BBC》的報導,尼泊爾薩加瑪塔汙染物監督委員會(SPCC)主席Chhiring Sherpa表示,雖沒有官方數據統計,但喜馬拉雅山底部的1號營地至4號營地之間,大約有3噸人類排泄物。(註:尼泊爾語稱珠穆朗瑪峰為「薩加瑪塔峰」)

汙染環境致居民生病

轄區涵蓋大部分聖母峰區域的尼泊爾帕桑拉姆(Pasang Lhamu)鄉村自治市首長Mingma Sherpa指出,由於山上溫度極低,排泄物無法自然分解,已導致當地居民開始生病。「這簡直令人無法接受!」

為了徹底解決問題,多年來尼泊爾一直苦思解方,2024年初,更嚴格規定登山客須自行處理排泄物。SPCC監督委員會也獲得授權,規定登山客必須購買、使用官方提供,內含特殊化學物質跟粉末,可以多次使用並將排泄物固化的「糞便袋」,打包後帶下山,並在營地區稱重檢查袋子,但成效如何卻仍存疑。

畢竟之前尼泊爾也曾嚴格規定:每位遊客要帶8公斤垃圾下山,實施以來只有不到一半的遊客確實做到,另一半則情願罰錢或沒收保證金,兩手空空、大搖大擺下山。

無汙染廁所終結問題

喜馬拉雅山上惡劣的如廁環境,給了馬來西亞登山家Zuraina Zaharin一個震撼教育後,在她心裡種下一個解決全球各地如廁問題的使命。

2012年,她與瑞典籍生態廁所研發者Imad Agi共同創立了ECOLOO公司。Agi在2008年曾推出一款不需要任何能源就能使用的永續廁所,成立社會企業後,兩人改進生態廁所,使之更輕便好用,該系列馬桶迅速贏得了一系列獎項,也被視為是改善地球40%人類基本需求的良善發明。

全靠微生物無水降解

ECOLOO的共同創辦人Agi表示,每個獨立廁所都是全封閉式的衛生系統,方便組裝、拆卸及移動,無味、省錢、省水、省能源又方便維護,後續只要每2~3個月加入活化的微生物,並取出體積已縮小9成的肥料灰或液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了。至於微生物培養成本,每年約需新台幣1600~3200元。

「利用微生物降解(消化)排泄物,完全不需要用水沖洗,既避免產生汙水和汙染水源,也不會汙染環境……」Agi認為,永續生態廁所創新的技術,讓缺水的乾旱地區、人煙罕至的高山及位置偏僻(如在沙漠中)的文化遺產,當地居民、登山客和遊客都將更健康、更環保。

使用方便且壽命也長

其實,這類免用水沖的生態永續廁所,並不是全新概念的發明,在一些已開發國家,早已行之有年。但過去人們是藉由焚燒、冷凍、回收堆肥來處理排泄物,而ECOLOO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耗能低,方便多元,涵蓋全部功能,免後續處理,因而在許多國家獲得廣大回響。

13年來,全球已有25個國家,以購買或租賃的方式使用ECOLOO生態廁所。非洲的迦納更向聯合國開發總署申貸,將在全國普設生態廁所。「令人振奮的消息是,2008年於瑞典某小鎮鎮長住家安裝的第一座生態廁所,至今仍正常運作中。」Agi說。

能源不足國家的福音

約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佩特拉古城遺址旁,很早就安裝了10間廁所,頗受遊客好評;於女性弱勢的國度如西非的獅子山國,則在境內的女校設置了20間女子專用廁所;在蒙古國的蒙古包中,則裝設了50間生態廁所,讓遊牧人無需在攝氏零下50度的寒冬中,外出如廁受凍。

ECOLOO原擬2015年和尼泊爾政府合作解決喜馬拉雅山上如廁問題,可惜因該國當年正好發生震災,目前計畫暫時喊停,但Agi表示,日後仍將與更多國家洽談合作,持續為全球住民解決露天便溺的問題,讓更多人在水源、能源不足的情況下,仍可安心如廁、身心愉快。



微生物降解 小兵立大功

ECOLOO所製作的生態友好行動廁所,每個單價在800至2500美元之間。基座是由纖維加強的塑料製成(FRP),輕巧耐用,方便移動、安裝、維護,不需要外接水或其他能源,只要靠著內置的微生物(細菌),就能在4~7天內把固態排泄物降解成細灰肥料,在1小時內將液態排泄物降解成有機液態肥料,完全不需要花費人力清理。

ECOLOO提供室內版跟戶外版供客戶選擇,室內版可用於住家、學校或公共交通工具中;室外版則可用於大自然、古蹟、戶外活動及表演場合,有基本塑膠小隔間與防水營帳等類別可供選擇,每間廁所最多一個小時可供15人,一天可供200人使用。

使用前,工作人員先將一小罐特殊調配的微生物加水攪拌,讓它們活化,接著把它們放入廁所中,便可開放如廁。活化的微生物在基座中會直接將穢物分解成無異味、不含病原體的微小顆粒,再轉化成天然肥料,只要加水稀釋便能施肥澆灌,有助於推動有機農業或打造生態村。

這一小罐微生物,為世界上沒有水(缺水) 、化糞池或是汙水處理廠的地區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案。偏遠或環境惡劣的地區,譬如高山、河岸、島嶼、船隻或其他交通工具上,也非常合適採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