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秀梅
看著朋友們學太極拳後容光煥發,四肢變得結實有力,走起路神采奕奕,這讓我也有了學習興趣。我和先生提起,他毫不猶豫答應,還調侃我竟有專屬的「御用教練」。從那一刻起,我的太極之路正式展開。每天晚上忙完家務後,便開始練習基本功──太極步。
然而,對於各種專有名詞,我完全聽不懂,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教練一個個示範動作,而我卻一頭霧水,根本無法理解。以前常聽人說:「一個大西瓜切兩半,一半給你,一半給我。」原以為打太極只是簡單比手劃腳,沒想到每個動作都藏著細節,講究運行方式,遠比想像中複雜。
我們已經退休,曾覺得生活平淡無奇,彷彿失去了重心。但自從學太極拳後,日子有了目標,找回了自信,身體也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更健康。更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脾氣變得溫和了,對先生的態度也柔軟許多,彼此之間有了更多分享的話題。最令我感動的是,先生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導,哪怕我學得慢,他依然耐心鼓勵,讓我這個學生想放棄都難。
以前我們偶爾會因小事爭執,甚至冷戰,但現在,先生不僅是我的太極教練,更是陪伴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學習太極的過程,不只是鍛鍊身體,更像是一場心靈的修行。他的指導細膩,總會在動作中蘊含人生道理──「事緩則圓」,凡事不必急躁,才能走得穩健。在這一招一式間,我漸漸體悟到,學太極最重要的不是動作多標準,而是學會慢下來,學會耐心,並在不明白的過程中,依然願意堅持走下去。